新华财经新加坡11月3日电(记者刘春涛)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新加坡2025年10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电子业PMI虽微幅回调,但仍处于扩张区间。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Selena Ling)3日发表评论指出,制造业PMI已连续第三个月、电子业PMI连续第五个月保持扩张,这一趋势令人鼓舞,但10月的数据也显示出未来增长势头可能放缓的警示信号。
林秀心表示,10月份的轻微回调必须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解读,即此前的复苏趋势是从4月份的“年中低点”(主要受解放日美国倒数关税公告影响)开始的。
具体到制造业,数据显示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和订单积压的扩张速度有所放缓。林秀心指出,更值得关注并需要留意的是,“供应商(交货时间)和工厂产出已转为收缩,且未来商业指标(49.8)虽略有改善,但仍处于收缩区间,这表明未来势头存在放缓的警示信号。”
在电子业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叙事,即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工厂产出、采购量、就业、成品库存、订单积压和未来商业指标的扩张均有所放缓。评论称,这是自2025年4月以来电子业PMI的首次回调。
“有趣的是,尽管供应商交货时间从49.9改善至50.0,但进口和投入品价格指标在10月份反而加速,”林秀心分析认为,“这表明市场对潜在供应链中断的担忧依然存在。” 她补充说,这可能部分归因于10月初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再次升级,但此后双方已达成贸易协议。
放眼亚洲整体制造业PMI,评论指出,马来西亚、韩国(重回萎缩区间)和中国台湾的PMI数据也出现疲软,这可能归因于全球和美国需求放软,以及中国下游需求疲弱带来的阻力。此外,许多半导体公司正寻求将更多生产“回流/在岸”(reshore/onshore),并推动更多外国直接投资(FDI)进入美国,作为与美国双边贸易谈判的一部分,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半导体关税。
尽管如此,林秀心也提到,近期美国企业财报显示,人工智能(AI)相关的资本支出投资和云基础设施需求持续强劲。因此,她总结道:“电子业的增长势头可能比整体制造业的前景更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