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3 22:05:30 股吧网页版
10个月6亿订单 医疗洁净龙头华康洁净跨界“进击”
来源:科创板日报

K图 301235_0

  编者按: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驱动力的当下,深入洞察产业前沿至关重要。为此,财联社、《科创板日报》携手湖北省长江光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长江光电),并协同高端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联盟,联合发起本次“湖北省新质生产力企业深度调研”活动。

  本次强强联合,旨在汇聚各方力量:财联社、《科创板日报》将发挥头部财经媒体的专业视角与传播优势;长江光电作为省级战略投资平台,将注入深厚的产业洞察与生态资源;高端芯片联盟则凝聚了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新芯、中国信科等为代表的数十家产业链关键单位与院士专家智慧,提供强大的协同创新网络支撑。

  四方携手,将深入湖北硬科技产业链,实地走访、对话标杆,深度挖掘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突破、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科创板日报》11月3日讯(记者余诗琪)随着半导体、新型显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其对生产环境的苛刻标准正推动一个关键配套产业——电子洁净工程,迈向新一轮爆发增长。

  作为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电子洁净通过提供超高纯度、超稳定受控的生产环境,直接关系到芯片良率、电池效能与显示精度,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土壤。

  在武汉的创新高地——光谷中心城的中轴线上,以医疗洁净起家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康洁净”),正将其成熟的环境控制技术体系跨界迁移至工业电子领域。这一转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战略跃迁,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创新驱动、产业协同与效能提升的现实注脚。

  这种产业发展带来的驱动势能,在华康洁净电子洁净事业部总经理谭思晨紧凑的行程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当天访谈尾声,他收拾好双肩包就直接赶赴机场,日程安排十分紧凑:下午飞赴北京对接某头部芯片企业,随后还需接待多批客户考察,而清晨已有团队携带技术方案前往江西参与项目竞标。

  这种高强度工作节奏,恰是华康洁净在电子洁净这一新兴赛道上狂飙突进的缩影:成立仅10个月的电子洁净事业部已斩获近6亿元订单,正稳步迈向全年10亿元的战略目标。

  从20%到70%

  华康洁净的跨界突围,始于3年前的战略重构。

  作为深耕医疗洁净领域17年的上市公司,华康在医疗专项板块的中标量在过去三年都是行业第一。公司服务的客户均为行业头部,成功打造了“华西系”“浙大系”“邵医系”等部属医院、百强医院标杆案例;在实验室领域服务了6个国重/省重实验室与10位院士,如“交大系”“武大系”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实验室项目。

  然而,医疗与实验室的洁净室业务合计仅占全国洁净室市场的20%左右,增长见顶,战略破局势在必行。

  “2024年7月,我们召开战略研讨会,探讨公司未来战略方向。”谭思晨回忆道。经上下游走访与券商研究所调研,一组行业数据令团队倍感震撼:工业电子洁净占据整个洁净室市场近70%的份额,半导体、新能源、新型显示等领域的头部企业正依托“科技强国”战略步入扩产高峰。

  更为关键的是,医疗洁净与电子洁净在部分技术底层逻辑上存在共通性,医疗领域的环境控制经验为电子洁净提供了技术参考。例如,医疗百级洁净标准的控制逻辑可作参考基础,其8项受控环境技术指标中部分核心指标(如温湿度控制、洁净度监测)可迁移应用,但需针对电子行业特气化学品、防微震、AMC(空气分子污染物)、CFD(气流组织模拟)等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化升级。“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把医疗领域17年的技术沉淀,重新调整适配电子行业。”谭思晨说。

  这种技术同源性,与过往积累的客户服务经验成为华康洁净跨界的底气。2024年7月启动调研,10月正式成立电子洁净事业部,11月即获首单。2025年3月,公司正式更名,确立“医疗、实验室、电子洁净”三驾马车并驱的战略新格局,要实现从 “医疗专项单科专家” 到 “洁净室系统集成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的内核转变 。

  以医疗精度撕开行业壁垒

  跨界闯入被央企、外企占据的电子洁净市场,华康洁净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用“医疗精度”撕开了第一道口子。

  作为“新手”,客户难免对华康洁净在电子洁净赛道上的业务交付能力有所怀疑。对此谭思晨选择直接用现场实景说话,“医疗洁净与电子洁净存在技术共通性,同为机电安装专业,同为环境控制,医疗的环境控制经验可作技术参考。华康洁净已成功交付三甲医院ICU、高校实验室等百级/千级高标准洁净项目,在环境控制、质量管控上积累了成熟能力与客户认可。随时欢迎客户实地考察。”谭思晨说道。

  这种“看得见”的项目成效让华康洁净跨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今年初,某客户在实地考察后迅速敲定一期合作。更令人惊喜的是,因一期项目交付质量超预期,客户仅半年后便启动二期招标,华康再度中标,成为其稳定供应商。

  首单突破则更具示范意义。2024年11月,事业部成立仅一个月,便通过供应链合作厂商介绍承接某初创科技企业项目。在团队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技术顾问与交付团队协同攻坚,最终不仅如期交付,还顺利通过严苛的调试验收。“医疗级严谨+电子级精密”的服务能力,使华康快速打开市场局面。

  这次经历让华康摸清了电子行业的节奏,在这一过程中,谭思晨带着团队逐步摸索出极具竞争力的“铁三角”述标模式,也成为撬开市场的利器——每支投标团队均配置商务、技术、交付三位核心人员,像大厂的“狼狈组合”一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从前期沟通、方案定制到落地保障的全流程覆盖。

  截至2025年中,华康电子洁净业务已服务先导芯光(先导科技集团旗下)、上海宏茂微电子(长江存储控股子公司)、杭州科百特、浙江晶引电子、武汉海微科技、湖北中一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近 6亿元订单覆盖半导体材料、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车规级电子元件、新能源材料等细分领域

  构建电子洁净全链条服务体系

  目前,华康洁净电子洁净订单已覆盖近20个细分行业,团队也从初期的 “摸着石头过河”,成长为能承接复杂项目的专业队伍。

  即将启用的上海2500平米的第二技术总部,是华康洁净布局电子洁净领域的“桥头堡”。这个集研发、展示、交付于一体的基地,将与武汉总部形成协同,深度服务长三角半导体产业集群。

  人才架构上,团队的整合也渐入佳境。“我们构建‘国央企+台企+民企’的人才混搭模式。”谭思晨介绍,团队通过半年时间统一技术标准、融入企业文化,已形成稳定的核心团队。同时,华康洁净作为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以公司内部企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为阵地,汇聚权威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精进洁净技术的迭代升级,共促成果转化。

  华康还聘请多名中国台湾籍技术专家担任顾问,定期开展培训,同时引进具备电子行业背景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形成“资深顾问 + 行业柱石 + 中坚力量”的优势互补、实力雄厚人才梯队。

  谈及未来三年的目标,谭思晨的规划很清晰,他直言“要进入行业前列。我们要发挥企业的灵活性优势、及时响应的速度、全过程的技术服务,用医疗的严谨 + 电子的精密,做客户信得过的伙伴。”

  具体来说,华康洁净的规划包括三年内跻身电子洁净行业前列,构建强劲品牌影响力;电子洁净业务占比从最初的10%提升至 50% 以上,成为公司第一支柱业务,最终推动华康洁净成为全球领先的洁净室系统集成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为实现这一目标,华康洁净正推进全体系能力跃升,尤其强化运维与供应链等长链环节。

  谭思晨举例:“某中小型半导体工厂的运维团队有数十人,24小时三班运转,但多数中小科技企业根本难以承担这样的团队。”他发现,电子洁净厂房的长期稳定运行,对中小客户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 设备宕机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摆,耗材短缺会影响生产节奏,而自建运维团队成本高昂。

  针对这一痛点,华康洁净以“全链条思维”构建项目从“建设端”到“运营端”的服务闭环。不仅计划筹备成立光谷华峰运维、上海华芯康两家运维公司,还在武汉东湖高新建设41亩总部研发生产基地,设智能化仓储中心专门储备半导体设备耗材,解决进口耗材长货期的难题。

  华康洁净推出了独创的售后质保“2+2+2”模式、“五星级”管家式售后托管服务、智慧运维管理系统。“我们承诺‘半小时响应’,不是口头说说。” 谭思晨解释,华康会为维保项目配备驻点人员,像“物业管家”一样实时监测厂房环境;通过自主研发的售后云平台管理系统,可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警潜在故障;一旦出现问题,驻点人员能当场处理,特殊情况也能通过仓库快速调配零配件。

  供应链协同方面,公司正在成立合资公司,借助国企的供应链平台和融资租赁优势,解决客户耗材采购、设备更新的资金压力。

  “电子洁净不是孤立的业务,而是‘设计 + 施工 + 采购 + 售后’的全链条服务。” 谭思晨强调。未来电子洁净产业的竞争会是全产业链的复合式竞争。

  结语

  华康洁净的跨界突围,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微观写照——当过去过度投入房地产的“耐心资本”,逐步转向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像电子洁净这样的细分赛道正迎来爆发期。成立10个月内斩获近6亿元订单的成绩,既印证了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本土化的市场机遇,也证明了“技术迁移 + 服务革新”模式的可行性。

  挑战依然存在。电子洁净行业高度注重历史业绩,华康虽已承接多个项目,但仍需头部半导体项目加持,才能真正跻身第一梯队;跨领域人才的整合虽有成效,但不同背景团队的文化融合、技术标准统一,仍是长期课题。

  不过,正如谭思晨所言,“科技创新是未来的主线”。华康洁净的探索,为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转型提供了一种思路:不盲目追逐热点,而是基于自身核心能力拓展边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