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纷纷涨价之际,有存储厂商股东在股价连续上涨后计划减持。
11月3日晚间,普冉股份(688766.SH,股价146.14元,市值216.36亿元)披露公告称,股东上海志颀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志颀”)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558.3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77%。
上海志颀为普冉股份第二大股东。截至2025年11月3日,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18.37%。
值得一提的是,普冉股份实控人王楠和李兆桂通过上海志颀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参与此次询价转让。此外,普冉股份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钱佳美通过上海志颀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参与此次询价转让。
两个月股价接近翻倍
对于股东此次减持,普冉股份表示,转让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不属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受让方需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9月3日,普冉股份收盘价为74.18元/股,而11月3日收盘价达146.14元/股。照此计算,上市公司两个月区间涨幅达97%,近乎翻倍。
普冉股份之所以备受追捧,源自存储行业涨价潮。根据CFM闪存市场消息,近段时间来,包括原厂及现货贸易端NAND(闪存)、DRAM(内存)供应全面收紧,涨价带来的影响,已持续扩散至各大市场的存储成品中,部分存储厂商相应大幅抬高相关产品报价且态度强硬,其涨幅已完全超出客户的心理预期,仅个别客户急单愿意接受高价。
而涨价的源头,源自AI(人工智能)需求。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高阶AI芯片存储器主要配套HBM(高带宽内存),中低阶产品则搭配Graphics DRAM(显存)。以2025年AI芯片出货量推估,HBM需求量年增达130%以上;预计2026年HBM消耗量将持续增加,年成长仍有70%以上。
此外,“以存代算”也开始兴起。根据天风证券研报,AI推理已成为衡量大模型商业化价值的关键标尺,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推不动、推得慢、推得贵”的严峻挑战。为突破算力瓶颈与“存储墙”制约,“以存代算”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范式应运而生。
“以存代算”兴起之下,SSD(固态硬盘)不再是单纯的数据存储载体,而是深度参与AI推理的核心组件。
资源端持续控货带动存储行业涨价潮
相较于主流存储市场,普冉股份的存储产品主要面向利基市场。
2025年前三季度,普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利润总额0.47亿元,同比下降79.98%。
第三季度,普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11.94%;实现利润总额0.11亿元,同比下降87.95%。对于利润变动,上市公司解释称,该季度毛利率同比减少4.51个百分点,导致毛利润同比下降。
此外,该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4476.08万元,主要系公司自去年上半年以来,根据新兴市场应用发展情况和产品供需走势,采取较为积极的供应链策略,有效增加存货库存水位,使得公司库存维持在较高水平,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公司基于谨慎原则对存货计提减值。
可以看出,普冉股份第三季度业绩并未充分受益于存储行业涨价潮。
值得一提的是,CFM闪存市场也表示,伴随着长达近两个月资源端持续控货,包括低端资源在内的NAND、DDR颗粒价格全面大幅拉涨,贸易商更是伺机而动哄抬报价,动辄翻倍增长的比比皆是。目前,市面上流通资源仍非常稀少,渠道厂商尽管有补库需求,但无奈价格太高且供应非常有限,多数仅能以旧库存维持生产。基于NAND、DDR资源仍维持控货抬价,部分渠道厂商针对相应的成品大幅上调报价,接单意愿较为低迷。当然,价格过高的产品往往较难达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