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科技周 x StartmeupHK创业节2025”于11月3日至4日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等多位官员在活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阐述香港发展金融科技的最新进展。
李家超:香港金融科技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李家超在活动致辞时介绍了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股票市场将支持内地科技企业募资、鼓励海外企业二次上市、欢迎中概股回归等。
他指出,香港金管局将借助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安排,为企业提供更长期的人民币融资,用于贸易、运营及资本支出,同时加快创新科技转型。
李家超还提及,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的“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已于上月启动。该专班旨在帮助内地企业以香港为跳板拓展海外市场,将与香港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及其他政府部门携手,为内地企业对接海外市场和全球资本提供便利,为所有相关方带来大量机遇。
在金融科技领域,李家超表示,香港目前已有超过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较去年增长了10%,预计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业总收入将超过6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8%。李家超表示,香港政府计划放宽限制以鼓励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金融科技领域,也正在探索常规金融中的代币化,同时应用监管沙盒来促进创新和审慎的风险管理。香港还在加快创新和技术转型,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学、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目标是帮助新兴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和繁荣。
许正宇:区块链和AI是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
许正宇在论坛发言时表示,区块链和AI是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在市场、企业以及个人层面上,都为金融科技带来实质效益。香港特区政府在区块链上已经采取许多主导性的举措,例如推动债券发行的代币化,有助提升市场效率。许正宇强调,货币市场的代币化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场,能够吸引大量资金。
许正宇表示,目前约有75%的金融机构已经采用或试行生成式AI,希望在未来3至5年内将比例提升至87%以上。他还表示正在推动香港和内地两地跨境支付的无缝流通,进一步强化大湾区的信用体系与跨境支付的便利性。
许正宇表示,许多企业每日都有大量闲置资金可供投资,在现有的银行系统下,从资金到位到获得收益之间可能会有时间差,但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企业资金的无缝投资。他相信有不少香港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考虑并采用相关技术,一旦出现市场机会和符合监管要求,就能够最大化投资效益。
余伟文:发布“金融科技2030”愿景
余伟文在开幕致辞时阐述了“金融科技2030”愿景,旨在将香港发展成为一个稳健、有韧性与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金融科技2030”聚焦四大重点领域,统称“DART”,涵盖超过40个具体项目,包括:
构建新一代数据及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香港金管局将发展稳健且面向未来的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扩展的数据共享,并加强跨境支付互联,在多方面创造新机遇,如为企业开拓信贷渠道、促进贸易融资以及为市民提供更个人化的金融服务及更便捷的跨境汇款等。
支持业界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香港金管局将推出全新“AI”策略,进一步推动香港以及其他地区金融业全面并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香港金管局将与业界合作,构建可共享和扩展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以及金融业专用模型。香港金管局致力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提升银行服务的普及、便捷及个性化,同时维持透明度与责任感,以维护公众信任。
强化业务及科技韧性,并为量子计算机时代做好准备(Resilience):香港金管局将采取积极措施,包括为金融科技网络安全制订全新的认证架构,以及通过实时分析建立新的预警系统,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健。在规划量子金融的未来发展时,香港金管局将推动业界为“后量子密码学”(PQC)做好准备,并构建具备抗量子能力的基础设施,以保障金融服务安全。
促进金融代币化(Tokenisation):为推动香港蓬勃的代币化生态系统,香港金管局将进一步推进现实世界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代币化。香港金管局会带头为资产代币化作示范,如将代币化政府债券的发行恒常化,并同时探讨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代币化的可行性。这些资产在区块链上的结算将透过新型数码货币实现,包括数码港元、代币化存款及受监管的稳定币。香港金管局即将推出Ensemble项目试点计划,以支持真实交易,并继续与业界持份者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创新代币化用例。
余伟文表示:“公私营及跨境合作的力量,正为我们迈向‘金融科技2030’之路奠下更坚实的基础。秉持‘DART’策略的明确方向,让我们携手重塑金融未来,开启新篇章,突破界限,共同推动更可持续、更共融的金融科技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