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北京11月3日电(记者李彪)11月3日,“光伏赋能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主题交流会于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指导、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绿色江南共同编写的《十亿千瓦,向光而行——2025中国光伏建设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正值《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与中国“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效备受关注,特别是光伏产业发展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报告显示,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十年间实现惊人增长,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数据表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1589万千瓦跃升至8.8亿千瓦,增长56倍,年均增速高达44%,光伏发电装机量在全国电力总装机量中的占比从1.41%提升至26.48%。截至2025年7月,全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1亿千瓦,标志着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迈入新阶段。
同时,报告指出,光伏发电量同步呈指数级增长。2013年至2024年,光伏发电量从84亿千瓦时增至8390.4亿千瓦时,增长近100倍,占总发电量比例从0.2%跃升至8.3%。2024年,光伏发电量已可满足全国城镇居民全年生活用电需求。
自2020年9月“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光伏新增装机持续超越火电。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2.23亿千瓦,为同期火电新增装机量的5.3倍,表明中国电力系统正快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9月24日,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目标中明确: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对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6亿千瓦,光伏在中间肯定要占到绝对的主体位置。这也将为中国光伏建设擘画出一个新的蓝图。
马军介绍,今年正好也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五周年,这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中国依然坚定落实气候承诺。而这中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中国实现能源转型、达成“双碳”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报告显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呈现显著的加速增长态势,增速远远超过火电,有力助推了中国经济迈向低碳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