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襄阳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5.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为9.2:41.4:49.4。在此之前,同为中部非省会强市的“老对手”宜昌和洛阳已率先公布数据——
前三季度,洛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个、0.2个百分点。同期,宜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3.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个、1.0个百分点。
解读:中部竞速,非省会第一城是近年来的一大看点。洛阳曾是绝对的“领跑者”,其GDP一度比合肥、南昌等省会城市还高,不过在2022年到2023年的两年时间内,洛阳被接连赶超——2022年,湖北襄阳GDP超过洛阳,成功晋位;2023年,襄阳继续守擂,同期湖北宜昌也实现反超。
随后,中部非省会第一城的竞争在湖北两城之间展开,2024年宜昌、襄阳GDP双双突破6000亿元大关,最终宜昌以6191.12亿元的GDP总量,超过襄阳的6102.41亿元。这也意味着,在2023年超越洛阳后,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再度易主。
今年前三季度,襄阳GDP4355.46亿元,同比增长4.0%。这一增速低于全国平均线1.2个百分点,放在湖北全省来看,也略显逊色——今年前三季度湖北GDP增速达6.0%,居于全国前三,襄阳的增速低于全省2.0个百分点。即便与襄阳自身相比,增速也较上半年下滑了1.3个百分点。
眼下,襄阳前三季度相关经济细分数据均未公布。以去年全年情况来看,曾有专家指出,“襄阳过去因汽车而辉煌,现在也被汽车扯后腿。这部分下滑的份额很难一下子被其他新兴产业弥补起来。”但另一方面来看,一旦襄阳汽车产业转型集中见效,当地产业发展也会整体走入新的阶段。
这一点,在洛阳身上同样适用。关于洛阳的“失速”,当地专家的切身体会是,当合肥等经济总量曾经落后于洛阳的城市已经在发展芯片、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洛阳还是和几十年前一样,在做重型装备、轴承、耐火材料等传统产业。
今年4月当地曾表态,如果不能重塑产业格局,就会在产业变革浪潮中被淘汰出局。眼下前三季度数据公布,洛阳GDP总量4454.9亿元,反超襄阳约100亿元;增速5.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0.6个、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1—9月,洛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
在当地统计局对前三季度的经济解读中特别提到,从产品看,锂离子电池累计生产1658万千瓦时,“实现了从零星生产到成为全市重要行业的转变”。就在不久前,宁德时代(洛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据报道,作为宁德时代在全球范围布局的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洛阳基地按照“灯塔工厂+零碳工厂”标准,分四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000亿元,助力洛阳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目前“6000亿级”经济体量的仅有宜昌、襄阳两城,去年,洛阳GDP5818.6亿元,距离再上一个千亿台阶,一步之遥。根据年初的既定目标,洛阳今年GDP预期增速为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动向
广东发放“广东优品购”消费券
11月3日上午,“粤享暖冬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据悉,从2025年11月起至2026年3月底,广东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粤享暖冬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旨在持续聚人气、促消费、稳增长。举办这次活动,是广东切实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政治责任,锚定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广东省社消零总额约为3.43万亿元,居于全国第二位。
浙江打造制造业五支重点人才队伍
据浙江发布消息,《浙江省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当中提出,打造制造业五支重点人才队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企业家队伍、扎根历史经典产业的工匠人才队伍、规模庞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促“两新”深度融合的专业化科技服务人才队伍。
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火力发电厂投产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11月3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位于浙江宁波的北仑电厂9号机组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顺利投产。自此,北仑电厂成为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其发电能力稳居全国火电之首。据介绍,北仑电厂9台机组满负荷下一天可发约1.76亿度电,能满足约20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预计年发电量超400亿度,极大满足华东地区的安全用电需求。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作为亚投行成员,中国香港一直致力协助亚投行充分利用香港蓬勃的资本市场、世界级的专业服务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以支持该行在项目融资、发债、投资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运作。
#声音
财政部官网新增“财政部债务管理司”
近日,财政部官网“机构设置”栏目更新信息显示,财政部债务管理司已列入“部机关”列表。官网介绍,债务管理司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并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制度和政策。拟订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编制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余额限额计划。承担政府内债发行、兑付等有关管理工作。承担政府外债管理工作,拟订基本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监测监管,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数读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自然资源部11月3日发布,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主要海洋传统产业发展向好。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海洋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6.2%,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海洋旅游业持续复苏,增加值同比增长7.0%;邮轮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与此同时,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放榜
泉州和无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据泉州市委宣传部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新一批“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名单,福建省泉州市成功入选,并获“世界美食之都”称号。这是继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泉州的又一世界级城市名片。
此次全球共有58座城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中国入选的另外一个城市为江苏省无锡市,其获评“世界音乐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这些新入选的城市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们在文化和创造力上的积极投入,以及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创新方法。
创意城市网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设立,是一个旨在将全球以创意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元素的城市联结起来,借此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国际城市网络联盟。目前,全球已有408座城市成为该网络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