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日前,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出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发表署名文章,阐述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了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重点任务。
在具体举措上,罗文提到,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健全政府不当干预市场竞争行为治理规则,加强对行政性垄断的监管执法。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对企业过度低价竞争的合规引导和监管规范,并加强质量监管、深入治理网售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防止低价竞争挤压优质产品生存空间。
强化对行政性垄断的监管执法
罗文在署名文章中指出,需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间还不长,探索市场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些碎片化、不衔接的制度规则,部分地方还存在行政干预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充分调动地方发展积极性,为我国创造增长奇迹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过度竞争和地方保护现象;发现和培育新的要素资源市场,还面临确权、运行等制度短板;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加快培育时期,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卷式”竞争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重点解决。”罗文表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已经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的卡点堵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中央和地方事权、政府和市场关系、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在“十五五”时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罗文指出了六大主要任务,明确聚焦重点难点、强化刚性约束、加强协调配合,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在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上,罗文在署名文章中提到,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经济产权。完善兼并重组制度,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优化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规则。
文章还提出,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立法工作,健全政府不当干预市场竞争行为治理规则,消除要素获取、资质认定、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壁垒。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纵深推进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强化对行政性垄断的监管执法。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严格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切实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健全招商引资、财政奖补等制度规则,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加强对企业过度低价竞争的合规引导和监管规范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也是“十五五”期间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的重点任务之一。南都记者关注到,在强化竞争执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质量安全监管,反对劣质低价。
具体怎么做?文章提到,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对企业过度低价竞争的合规引导和监管规范。加强质量监管,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监督抽查、缺陷召回等制度,强化质量安全源头治理、高风险产品评估监测、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追溯。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提高穿透式监管能力。深入治理网售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防止低价竞争挤压优质产品生存空间。加强价格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积极提升产品品质、反对劣质低价,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推进统一市场监管执法方面,文章提出,强化新经济新业态监管制度供给。加快推动行政执法尺度统一,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管理,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
为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文章提到的一大举措是,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促进内外贸规则规制、标准认证衔接,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大力畅通出口转内销渠道,降低企业内外市场转换制度成本。
为更好调动各方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积极性,将从多方面发力。其中包括,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精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体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的正向激励与刚性约束制度体系,推动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纳入法治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等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统计、财税、考核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逐步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优化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生产地和消费地利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