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3日消息(记者樊瑞)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的步伐显著加快,东南亚凭借区位、市场和政策等多重优势,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呈现何种新趋势与新挑战?
日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金融服务企业出海——中泰合作视角下的挑战与机遇》课题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格局正面临深刻变化,东盟市场凭借其独特的战略价值和区位优势,成为全球投资的焦点。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出海投资呈现出明确的复苏趋势,“新三样”绿地投资引领出海热潮。
“新三样”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投资核心支撑
CF40执行院长郭凯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时介绍,这轮出海,背景是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

报告指出,尽管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中国出口贸易在总量上依然保持韧性。近年来,中国出口额稳定增长,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稳定在15%左右。然而,贸易结构和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东盟市场快速崛起,自2022年起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出海投资呈现出明确的复苏趋势,“新三样” 绿地投资引领出海热潮。报告发现,中国制造业出海投资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项目数量,均反映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行业成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出海投资的核心支撑。
此外,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中泰经贸合作也呈现出全方位深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贸易层面,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投资层面,中国对东盟的制造业投资呈现出明显的产业专业化特征,“新三样”产业成为投资重点。中国对泰国出口额持续增长,中国商品在泰国进口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
建议做好企业出海引导、构建数字化平台
报告就企业出海提出建议,包括完善跨境投资法规,引导企业合规出海,保护海外资产安全;在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大进口力度,将中国打造成新的国际市场;加强海外支持生态系统,鼓励贸易促进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随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同时报告还建议,简化和数字化境外投资程序,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整合各机构审批和备案要求,为小规模项目或战略性行业投资建立快速审批机制。
此外,报告还对中国出海企业提出建议,建议这些企业做好市场融入、文化适应、形象提升和合规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