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06:29:40 股吧网页版
“配料干净”不是文字游戏
来源:经济日报

  超市货架前,家长捧着儿童食品对比配料表;社交平台上,“配料表比脸干净”成热门赞誉……如今,“看配料表买食品”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这反映了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也是改善食品工业透明度的热切期待。然而,当“配料干净”成为消费热点,部分商家的文字游戏随之而来,既侵蚀消费者信任,也扭曲了健康消费的本质。

  商家的套路藏在复合配料的模糊标注里。比如,一款热销的桃汁配料表写着“水、浓缩桃汁、桃浆”,看似简洁,实则“桃浆”作为复合配料,可能包含果胶、黄原胶等增稠剂,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本应拆解标注原始成分,却被商家“打包隐藏”;一些调味料打着“0添加”大字,其实只是未检出某些特定防腐剂或甜味剂;还有的配料表里用“天然提取物”替代“人工添加剂”,本质换汤不换药,让“配料干净”沦为营销话术。

  事实上,“配料表越短越健康”的认知也存在误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刚需”,从面包发酵到馒头蓬松,从果汁保鲜到酱料防腐,都离不开合规添加剂。同一添加剂无论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并无差异。需警惕的是,部分商家为减少添加剂,弃用安全防腐剂,转而用高盐高糖防腐,反而增加健康风险。

  破解乱象,关键在于规范配料表标注,也需消费者理性看待添加剂。监管部门应强化对复合配料标注的审查,要求企业拆解“果浆”“浓缩汁”等模糊概念,将隐藏的添加剂一一列明,杜绝文字游戏;可借鉴二维码溯源模式,让消费者扫码查询完整成分信息,保障知情权。食品企业应通过技术升级、工艺创新减少添加剂,而非玩营销噱头诱导消费。消费者需走出“添加剂即有害”的误区,明白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使用,便无需恐慌。

  “配料干净”的核心应是透明而非表面简洁。当商家不再靠模糊标注投机取巧,当消费者能理性看待添加剂,健康消费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毕竟,消费者追求的从不是“0添加”的噱头,而是食品工业应有的诚信与透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