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09:07:32 股吧网页版
具身智能何以进阶通用机器人?产业界“沿途下蛋” ROI门槛仍待跨越
来源:财联社

  “我个人在这个行业已有12个年头。前十年相对来讲产业比较固化,这几年由于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带动,这个圈子越来越有意思一些,越来越有希望。”在ROSCon China 2025大会上,接受采访时,作为一名行业老兵,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谭维佳感触颇多。

  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开发者大会之一,具身智能成为了本届大会关注的焦点。

  过去一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连带着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也在蓬勃发展。

  在现场,《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从本体、到通用底座到开发工具到机器人控制组件和芯片,一系列的展台展示均有呈现。

  在采访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刘益彰透露,行业销量从2024年的几百台,预计在2025年底攀升至2万台。然而,这看似迅猛的增长背后,主要驱动力仍是科研与教育机构的二次开发需求,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有显著距离。

  这从机器人产业的上游也有反馈。先楫半导体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随着机器人的带动,公司也在布局机器人芯片业务,虽然热度更高了,但是实际的机器人芯片出货情况并不算多。

  先楫半导体专注于高性能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及周边芯片的研发,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汽车、能源等领域。该工作人员表示,实际上,公司现在芯片应用的多的还是在工业领域,比如机械臂这些设备,机器人还是作为新业务在布局,目前还不构成主力。

  “我们看到很多机器人在打功夫、后空翻,但真正能像保姆一样照顾孩子、解决复杂家庭问题的,几乎没有。”国地中心研究员Echo直言,当前的机器人产业呈现出“散装”状态——各模块技术(感知、运动、决策)各自为战,缺乏一个能整合并理解复杂环境、做出精准决策的“大脑”。

  这种技术上的割裂,导致人形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的真实世界中泛化能力不足,失败率高,距离“好用”尚有差距。

  在通用机器人的终极目标之前,产业界普遍认同“沿途下蛋”的务实策略。即不追求一步到位的全能型机器人,而是针对特定场景,定义并落地功能性的机器人产品,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技术迭代和商业闭环。

  在这一共识下,巡检、导览、物流搬运等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场景成为公认的近期突破口。

  在采访中,刘益彰认为,室内导览机器人已基本能满足任务需求,有望率先实现批量应用。而在户外电力巡检等复杂场景,双足人形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地形通过能力(如爬楼梯、越沙石)展现出独特优势。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首要挑战是成本与ROI(投资回报率),此前,业界有一种观点普遍认为,工业领域将会是人形机器人最先落地的场景。

  在地瓜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副总裁胡春旭看来,类人形或半人形具身机器人在工业领域落地存在明显限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场景对效率和投资回报率(ROI)要求高。

  胡春旭现场列了一组数据,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工业环境中,即使能够24小时运行,其效率也往往只有人工的1/3到1/4,即使优化也难以达到完全替代人的水平,因此短期内工业应用的前景不被看好。相比之下,消费和服务场景更适合具身机器人落地。

  “我更看好零售、无人便利店等固定化场景,这类环境结构明确、货品位置固定,数据量可控,移动路径可预测,人流量相对均衡,无明显高峰低谷,对机器人操作更友好。在这样的场景中,机器人可以承担重复性服务任务,提高运营效率。”胡春旭预测,未来大规模落地的具身机器人很可能采用轮式移动平台配双臂的设计,以适应零售和服务类消费场景的需求。

  东财图解·加点干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