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位大模型玩家,敲响上市锣。
11月3日,吴明辉创办的明略科技,头顶“Agentic AI第一股”光环,登录港交所,大涨106%,市值站上420亿港元。
这位北大数学系毕业生,现年43岁,带队主攻“企业级智能体”,批量制造营销、经营“小帮手”。
苦心经营19年,明略揽获一批消费、汽车等行业大客,1-6月,斩获6.4亿元收入。
“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以数据智能技术助力企业高效运转。”吴明辉在庆祝活动上表示,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展望下一步,明略的发展仍面临挑战,盈利压力高悬于顶,2022~2024年,营运利润连亏三年,2025年上半年刚转正。
专攻一端
吴明辉创业后,得到多位贵人相助。
腾讯、红杉中国、快手,均是其投资人。其中,腾讯多次领投明略科技,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25.96%。

创始人吴明辉,保留控制权,持股10.28%,通过AB股架构,拥有53%的投票权。IPO完成后,按3日收盘价计算,其持股价值43亿元。
腾讯等巨头看中的,是明略背后的企业级市场。
明略赚钱,依赖一系列营销、营运工具。其服务大量头部客户,覆盖135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比如吴明辉起家的“秒针系统”,上半年入账3.2亿元,占收入半壁江山。其可看作是一个数字营销小帮手,协助企业优化媒体广告预算、做好社交媒体运营和拉新用户。
截至6月底,秒针系统共与425个媒体平台连接,进行广告监测活动。
“媒体平台与客户有商业约定,通过API等技术,允许我们访问其数据。”招股书解释。
秒针系统之外,吴明辉团队还开发了私域、金数据等营销产品,以及智能门店营运系统。9月,其推出企业级专有大模型产品线DeepMiner。
吴明辉表示,与面向消费者的“一句话生成”类应用不同,在生产环境中,企业更关注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通用智能体因“幻觉率高、过程不透明、缺乏行业知识”,企业难以投入使用。DeepMiner的绝活,是整合广告、零售等专业数据库,确保数据真实,从源头规避AI生成虚构内容风险。
火速开路
找准智能体这个突破口后,吴明辉迅速行动,亲自上课,给员工开展大模型训练的技术培训。
“不做口号式的洗脑教育,而是把技术细节讲透,要求大家拿出可行规划、有转型意识,真正把这件事提升到集团战略级别。”
明略科技大模型产品负责人黄楠在4月向《21CBR》记者表示,逢关键节点,高管下场做科普性培训,在明略,是件常事。
技术讲解,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吴明辉颇有心得。
他是数学专业出身,因奥数成绩好保送北大,有20多年软件开发和算法研究经验。校内人士评价,吴是北大数学系的哪吒。
吴在内部还组织多次大模型竞赛,向员工广征AI落地实例,其重点大模型产品“小明助理”,就脱胎于这种全员探索,它由吴自己率队开发。
那是2023年7月,ChatGPT-4才发布不久,和多数公司一样,台上高管讲得激情四射,台下许多明略员工对新技术仍持观望态度。
一场全员培训+大模型竞赛过后,事态有了转机。“大家意识到,这个工具易于使用,且适用于所有人,不光是技术人员。”吴明辉说。
现在,小明助理已被明略全员高频使用,并完成商业化落地,服务多家企业客户。
能力上,其定位企业级大模型平台,集大模型、Copilot及Agent于一体,以浏览器插件形式呈现,帮用户完成多个大模型的无缝切换、行业研究、营销规划等工作。

黄楠介绍,HR团队用了两周时间,自研一个涵盖招聘到入职全流程的Agent产品“HR助理”,AI上手写招聘需求、筛简历,部门效率提升20%。
“我们这叫‘姜太公钓鱼’,钓的是民间智慧。”黄楠笑称。
这些落地实践,反哺小明助理的进化,进一步归纳出整套培训+活动+全员推广的方法论,明略打包为“AI落地的陪跑服务”,形成新付费产品,服务企业。
客群下沉
内部练兵的同时,吴明辉奋力开拓新战场。
过去,一家年营业额500万元的公司,想做个品牌全案,得花一两百万元找外部机构,都不一定能请到专业团队。
当这些能力能用AI替代,标准化、可复制,且价格降低几个数量级,市场空间一下打开。
“有了打破局限的可能,我们想尽可能走到中国每一家企业身边去。”黄楠表示。
吴明辉以前盯的是几千家头部企业,未来有机会将业务扩展至6000万中小企业,目标用户池,增长1万倍。
“专业营销人才,毕竟有限,头部公司才雇得起。”

黄楠称,如果靠标准化AI产品,就能搭起一个能力超强的虚拟市场部,复制成本几乎为0,这套能力就能递到所有企业手里。
在他看来,开拓蓝海,明略手里有“秒针系统”等产品,有数据、人才和技术储备,有技术出身的CEO拉齐上下认知,“有很大机会”。
最大的挑战,可能在于发展期,明略得平衡投入与盈利,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2022-2024年,其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均为负数,好在有所好转,今年已临近平衡。
“我们对研发工作进行大量投资,以提高产品及技术能力。”官方解释。此番港股上市,明略募资10亿港元,大大缓减财务压力。
能否乘风而起,打造“可信生产力”,则取决于吴明辉团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