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11月3日晚间,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科技”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召开了业绩说明会。晶澳科技称,尽管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维持行业领先地位,海外出货占比近半,但受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市场竞争激烈及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影响,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27%,净利润亏损35.53亿元,三季度单季亏损9.73亿元。为应对经营压力,公司向下修正可转债转股价格,并推出2亿至4亿元股份回购计划用于员工激励。
公司在会议上介绍了三季度经营业绩。公司持续深化市场拓展,加速国际化布局,并依托于技术领先优势,电池组件出货量维持行业领先地位。但目前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供需失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0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3亿元;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1053.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1.74亿元。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0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3亿元。公司自二季度减亏损以来,三季度与二季度基本持平。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51.96GW,出货量持续保持行业前列。其中海外出货量占比49.78%。2025年第三季度,电池组件出货18.17GW。
根据可转债募集说明书相关条款约定及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授权,综合考虑股票价格和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晶澳转债”的转股价格由38.22元/股向下修正为11.66元/股,修正后的转股价格自2025年7月23日起生效。
公司制定了股份回购方案,计划使用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含)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晶澳科技称,今年公司已经在储能上实现出货,产品覆盖了户用、工商业和大储。公司已经建成自己的设计团队和售前售后团队,经营上,选择战略合作伙伴,主要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行,销售上,借助公司组件销售渠道来开拓市场。
投资者询问,在反内卷政策背景下,上游价格上涨但组件向下游顺价不明显,后续组件价格将如何发展?晶澳科技表示,在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态度坚决,行业已开始响应。企业对低价订单进行了主动调整,客户端从最初的观望逐步转向执行,近期价格落地情况有所改善。国内市场组件价格出现上调趋势,同时海外市场需求形成一定支撑,尤其在中东和欧洲市场,客户对价格上涨趋势较为理解,新签及未来订单普遍反映价格上涨。尽管部分跨年度中远期项目仍按低点价格履约,影响整体均价表现,但剔除该因素后,组件价格已呈现上涨趋势。
展望未来,受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终端需求季节性减弱及节假日因素影响,价格支撑可能短期承压,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反内卷政策的落实成效。预计随着明年二季度市场需求回升,组件价格有望迎来恢复性上涨。
晶澳科技称,在一些远期订单上,公司已经看到了明显的价格优势。因为高功率组件在成本上比普通产品有所增加,在价格上会有一定的溢价。明年,公司所有的产能陆续释放出来之后,溢价会进一步提升。
截止今年年底,公司大概有1/3的产能可以实现产线升级,并且公司的全部产能都具备进一步效率提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