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4日 10:31,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强势上涨2.09%,成分股厦门银行(601187)上涨4.79%,兴业银行(601166)上涨3.26%,上海银行(601229)上涨3.20%,重庆银行(601963),中信银行(601998)等个股跟涨。银行ETF龙头(512820)上涨2.08%,最新价报1.4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1月3日,银行ETF龙头近1月累计上涨5.72%,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8。
流动性方面,银行ETF龙头盘中换手5.44%,成交6085.98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1月3日,银行ETF龙头近1月日均成交2.02亿元,居可比基金前3。

消息面上,11月4日,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目前内地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中国作为第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他提到,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表现强劲,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达到了100万亿元;全球1000强的银行中,中资银行占到了143家;港资银行资产规模在内地外资银行中占据半壁江山,各项指标处于领先水平。
险资在低利率环境下持续加大银行股配置,显示出对高股息、低估值标的的长期偏好。中泰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市值中银行位居首位,达3165.2亿元;平安人寿新进农业银行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国人寿亦增持工商银行。这一布局反映出险资在资产荒背景下对国有大行稳定分红和抗周期属性的认可。该机构表示,银行股从“顺周期”到“弱周期”,看好板块的稳健性和持续性。
摩根大通发表内银股报告,预测内银股第三季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快于上半年,但略逊于第二季。其中国有银行录稳定净利润增长,联合股份制银行盈利增长趋势分歧。该行预计,农业银行盈利增长将领先其他国有银行,邮储银行盈利增长料在联合股份制银行中最高,受惠净利息收入按年增长,其次为中信银行及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