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和超级算力的广阔市场需求,妥善解决算力不足、耗时长等“老大难”问题,是行业破局的关键所在。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
如何有效破解“算不起、算不了、算不完”的算力行业难题?10月30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随“中省媒体行·必须是孝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孝感高新区,在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找到了答案。
据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总投资112亿元的孝感算力产业园核心项目,该中心自运营以来已为全球200余个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提供服务,单台整机的算力是传统超算中心的100倍以上。
记者在孝感国家高新区展示中心了解到,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孝感高新区已形成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聚集军民融合、传感器两大优势领域,前瞻布局光子、算力两大未来赛道,初步形成了“2+2+2”产业体系,涌现出了华工高理、英联科技、元臻微电、近观科技等一系列高科技企业。
算力订单已超过亿元
在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12台3D科学计算机有序排列,承担着来自多个行业的重大计算任务。
据上述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单台整机的算力是传统超算中心的100倍以上,采用100%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一体方案,核心芯片、整机及工业软件均实现国产化突破,是孝感市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的典型成果。
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评,其单台整机的算效等级达到最高的CE-S5,算力性能CP-S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单台整机算力超越传统超算中心百倍,而能耗仅为其1/150,有效破解了“算不起、算不了、算不完”的算力行业难题。
据介绍,自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自运营以来,已为全球200余个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提供服务,并承接来自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多项重大计算任务,算力订单已超过1亿元。依托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的超级算力表现,用户得以利用少于过去百倍以上的时间,高效研究不同科研领域的算力“老大难”问题,完成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核心产研突破,并且不断提出对科学计算算力更高的使用量需求。
作为总投资112亿元的孝感算力产业园的核心项目,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建成于2023年。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4月28日,孝感算力产业园项目在湖北省2024年二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宣布开工,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达到112亿元,其中就包含将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扩建至百台规模的框架合作规划。
孝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将作为孝感市的“金字招牌”,助力孝感市建成“全球科算之都”,推动我国基础科学和各产业新质生产力快速蓬勃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串珠成链”
《建议》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孝感高新区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6家,单项冠军企业22家,“瞪羚企业”23家,先后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特种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9块国字招牌。
华工高理便是扎根孝感高新区、在全球传感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隐形冠军”。据介绍,华工高理是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工科技”,000988.SZ)全资子公司,NTC温度传感器和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记者在华工高理新能源汽车PTC热管理系统数字化工厂看到,数名工人正熟练操作设备,六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各部件精准衔接,一台台PTC加热器批量下线。
据介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热管理控制至关重要,PTC加热器正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部件,主要为汽车提供乘用舱加热和电池加热。
“公司PTC加热器由传统的350伏平台到800伏平台,甚至到1000伏平台,不断进行技术更新迭代。相对于传统产品,目前,公司产品功率密度已提升了30%,整个体积降低了10%。”华工高理PTC热管理事业部技术部总监王玮告诉记者,对于整车来说,充电的速度可以从以前的45分钟缩短到15分钟左右。
目前,华工高理PTC加热器年产能1100多万套,产品已实现新能源汽车全品牌覆盖,约占据国内60%市场份额。2024年,华工高理PTC加热器产品销售超过30亿元。
作为上海六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英联科技自2022年9月扎根孝感以来,短短3年内已建成了8条SMT贴片线、4条整机组装线,主要生产笔记本、一体机、台式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今年上半年,英联科技实现产值约6亿元。
“公司预计于今年12月底前新增3条SMT贴片线、3条整机组装线,2026年下半年,实现30条产线全面投产,全力冲刺2027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目标,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与算力解决方案标杆。”英联科技负责人汪绪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