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马口镇街头,一组雕塑彰显着这个江汉平原小镇在全国纺织行业中的地位——“中国制线名镇”。
10月3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随“中省媒体行·必须是孝感”采访团来到汉川市马口镇,走进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际华三五零九”)探访由传统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发展历程;走进湖北锐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邦光电”),了解当地产业结构从传统纺织到光纤光缆的转型跃升过程。
据马口镇党委书记刘清涛介绍,全镇现有40家纺织规上企业,产能规模占全国同类产能的36%,并建成了1500万芯公里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正大力建设“双纤”(纺线与光纤)特色小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际华三五零九前身1950年创建于马口镇白虎岭,最早生产军袜、军用毛巾。以此为起点,马口镇所在的汉川市已形成完备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拥有纺织服装企业3000余家,年产各类服装近8亿件,缝纫线产量占据全国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汉川市因此被誉为“中国服装制造名城”。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据了解,在《建议》引领下,汉川市将进一步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科技创新、技改扩能积极性,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在3年内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
从老纺织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巨人”
在马口镇乃至汉川市,际华三五零九素有制线、纺织行业“黄埔军校”之称。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公司在技术上不断升级换代,目前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在现代化纺织车间,际华三五零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改革开放后,原三五零九工厂经改制成为一家纯市场化企业,产品几乎全部转为民品。2007年,工厂改制为如今的“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作为上市公司旗下资本,随际华集团(601718.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通过不断改制、改革,际华三五零九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走进纺纱车间气流纺工序,9条生产线有序运转,几乎看不到往来穿梭的纺纱工人。
“这是公司投入5400万元从德国引进的9台A9高速高产全自动气流纺纱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纺纱已实现智能化生产,整个车间9条生产线每班仅需3名工人。
据介绍,近年来,际华三五零九先后从日本、美国、比利时和德国引进了最先进的特宽幅喷气织机、浆纱机、自动穿筘机、气流纺纱机等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技术改造带来的效率提升效应立竿见影,在产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工人数量则不断减少。
作为传统纺织行业的一员,如何不断保持企业发展活力?际华三五零九给出的答案是“科技创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际华三五零九是湖北省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汉川市纺织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也是湖北省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已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93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36项。
据际华三五零九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应急救援防护纺织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顺利通过复评以及年度绩效评价工作。2024年,际华三五零九实现工业产值4.82亿元,完成税收约400万元。
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相关资料显示,马口镇位于汉川市东南部,紧邻武汉市蔡甸区,地处武汉市半小时城市经济圈,是武汉市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2024年,马口镇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85.4亿元,城镇化率达70%。
在大力发展制线、纺织产业的同时,光纤通信正成为马口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力点。
在马口镇工业园区,记者在锐邦光电生产车间内看到,十余条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正加紧完成订单任务,产品将陆续发往武汉市、孝感市等地。据企业负责人介绍,锐邦光电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一家集精密压铸制造、精密模具制造与精密机加工制造能力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是锐邦光电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拥有授权专利30余项,构建起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同时,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锐邦光电积极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实现了管理流程化和制造智能化。
“锐邦光电是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华工正源、联特科技、中航光电等通信行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已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光模块结构件制造领域领军企业。”上述锐邦光电负责人告诉记者。
马口镇大力发展纺织产业集群,打造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也是汉川市产业结构跃升的一个缩影。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汉川市GDP达到940.05亿元,正全力向千亿大县发起冲击。如今,“3+×”现代化产业体系(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包装印刷、光电子信息、泛家居、新材料等多个特色产业)正成为汉川市实现工业经济质效提升的产业底座。
据了解,汉川市目前已经形成集制线、织布、印染、加工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根据汉川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汉川市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61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近四成,是名副其实的支柱型产业。2024年,汉川市纺织服装业产值增长10%。
截至2024年年底,汉川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达5500余家,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并形成了以汉川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汉正服装城、北河服装产业园为主导,华中皮草城、浙商产业园、裕华工业园为补充的集聚发展空间格局。
为进一步推动服装产业跃升,汉川市正加大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以“真金白银”政策调动纺织服装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仅在汉川经开区,就有超八成纺织服装企业实施技改扩能,累计投资40余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购置国内外先进设备1300多台(套)。
通过技改扩能与补链强链,汉川市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壮大,并在2024年入选湖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根据发展目标,汉川市争取在3年内打造纺织服装千亿级、装备制造500亿级、食品加工和包装印刷2个300亿级的产业集群,加快实现产业倍增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