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智慧之刃”填补能源隧道施工技术空白                                                            
                            来源:上观新闻
 盾构机改造完成
在软土地层与高水压的双重挑战下,如何安全、高效地建设城市能源“生命线”?在上海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项目中,上海建工机施集团项目团队在电厂取排水隧道施工领域,采用盾构机刀盘直接切削玻璃纤维墙的全新工艺,成功实现取水隧道盾构安全始发,该工艺为国内首例。
作为上海市“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项目肩负着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增强电网调峰能力的重任。其厂外取排水隧道工程,是保障电厂稳定运行的核心配套。
然而,项目地处金山滨海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水压高、土层软弱。在传统盾构施工中,隧道始发前必须进行“洞门凿除”,这一工序不仅耗时较长,且极易引发涌水、涌砂等险情。
为从源头破解这一安全瓶颈,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筋(GFRP筋)替代传统钢筋,与沉井主体结构一次性浇筑,形成一道既坚固又可切削的特殊洞门。这种新型材料抗拉强度高,又能被盾构机刀盘直接磨削,从而告别了高风险的人工凿除工序,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大大提升。
玻璃纤维增强筋
为确保这项全国首例工艺的成功,项目团队对盾构机进行“量身定制”。通过计算机三维模拟与有限元分析,对刀盘进行升级,配备的“滚刀+撕裂刀”负责啃咬坚硬混凝土,“刮刀”负责清理软土的复合刀具系统,实现了高效协同。
施工过程中,团队以毫米级的精度控制刀具贯入度,实时监测刀盘扭矩与推力变化,如同为盾构机装上了“感知神经”。同时,通过优化渣土改良技术,确保排渣顺畅。在洞门密封环节,更是加装了钢丝密封刷与橡胶帘布板“双保险”,为高水压环境下的施工安全筑牢了最后一道防线。
此次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漕泾综合能源中心的建设,还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为今后类似电厂取排水隧道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