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建交于1998年,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南非亦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11月3日,中南经贸合作再落关键一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当日举行的深圳(南山)南非投资对接活动上,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与深圳全球服务中心签署谅解备忘录,南非贸工部在海外首个办公室正式落地全球服务中心,标志着双方在贸易投资促进、企业支持服务、知识分享与创新等领域的合作迈入机制化、实体化新阶段。
据悉,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是深圳南山区打造的综合性国际服务平台,整合金融、法律、财税、园区、咨询等专业服务商,旨在推动中企更好融入全球市场,助力外企更好“走进来”。

(签约现场。活动方供图)
“南非很多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包括金融科技、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等。”南非贸工部投资促进首席主任莱斯特·布阿(Lester Bouah)表示。
据介绍,6300万人口、4100亿美元GDP的经济体量,以及31%的青年人口结构,让南非呈现出强劲市场潜力与人口活力。而作为通往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的门户,南非享有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政策红利,将为中国企业辐射15亿人口、3.5万亿美元GDP的非洲大市场提供无可替代的战略跳板。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累计超250亿美元,覆盖制造业、矿业、能源、信息通信技术(ICT)等领域,创造超40万个本地就业岗位;南非企业在华投资约80亿美元,形成互利共生的合作格局。
其中,以中兴、迈瑞、传音等为代表的南山企业,是中南产能合作的重要参与力量。
今年4月,南山区政府代表团已先行拜访南非贸工部,就推动企业赴南发展、政策对接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自7月南非贸工部代表团首次到访南山,双方在短短数月内进行了三轮深入洽谈,围绕企业出海诉求与南非市场特点,启动专项筛选与匹配机制——从数百家南山企业中精准挑选出三十余家与南非重点产业高度契合的出海主体,提前完成供需对接与资源整合。
“这是我20多年来在非洲见过最快的政府间合作速度。”南非深圳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钟世鹏透露,优质农业产品、矿业与配套科技、消费与时尚、旅游及高科技产品将是双方企业未来的重点合作契机,南非深圳总商会已与全球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协议,形成双向服务机制,助力更多南山企业高效走进南非、走进非洲。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将于11月下旬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而全球服务中心作为南非在海外设立的首个投资促进平台,将更有效地对接中南资源,为中企赴非投资提供前沿支点。
恰逢深圳接过2026年APEC东道主接力棒的关键节点,全球服务中心方面表示,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国际资源高效率接入提供南山样本、贡献“中心力量”,提前彰显深圳作为APEC主办城市链接全球资源、赋能国际合作的坚实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