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拥有舒洁、高洁丝等品牌的快消巨头金佰利(Kimberly-Clark)宣布将以4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快消巨头科赴公司(Kenvue),后者原为强生集团的消费品业务,拥有大宝、露得清、泰诺等知名品牌。
若交易完成,届时金佰利科赴的合并公司营收将超过联合利华,成为次于宝洁的第二大快消品企业。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近年金佰利及科赴均面临业绩下滑增长乏力的困境,而科赴旗下的强生婴儿爽身粉、泰诺面临产品存在安全风险的指控,部分投资者不看好这笔交易。当日收盘,金佰利股价下跌超14%,科赴股价则上涨超12%。
11月4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分别发送采访邮件至金佰利和科赴,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金佰利487亿美元收购科赴
收购公告发布后金佰利股价大跌
根据金佰利发布的公告,金佰利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科赴的所有已发行普通股,公告透露,金佰利将以每股21.01美元的价格收购科赴,科赴的估值约为48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金佰利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54%的股份,科赴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46%的股份(完全稀释后)。
金佰利表示,此次交易完成,该合并公司将拥有10个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品牌,金佰利公司将运用其成熟的商业执行策略,打造一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一流企业,同时将加大对市场营销、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投入,以增强合并后公司的独特优势。
公告显示,该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但需获得科赴和金佰利公司股东的批准、监管机构的批准以及满足其他惯例成交条件。在评估此次交易的过程中,金佰利公司与一些世界顶尖的科学、监管、法律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认真考虑了所有风险和机遇。
公告发布后,金佰利股价大跌,而科赴股价大涨。10月31日,金佰利收盘价为119.24美元,科赴为14.19美元;11月3日,金佰利收盘价102.27美元,跌14.57%,科赴收盘价16.14美元,涨12.32%。

金佰利发布的公告
科赴自上市以来股价下跌超40%
金佰利同样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
科赴前身为美国强生集团(J&J)消费品和个人健康护理业务,2021年,强生集团将这块业务进行拆分重组,并于2022年9月将该业务命名为Kenvue(科赴),2023年5月4日,科赴公司登陆纽交所。
不过,自独立上市以来,科赴的表现并不理想。在股价方面,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2023年5月中旬,即在纽交所上市不久后,科赴的股价曾冲至27.8美元,对比2025年11月3日的收盘价,股价跌41.9%。
有国外分析机构称,科赴上市后表现不佳或是因为执行不力以及缺乏独立运营经验,在科赴数月股价下跌的背景下,这笔交易对金佰利公司而言更具吸引力。
而在业绩方面,科赴表现也不如预期。2024年,科赴净销售额同比微增0.07%至154.55亿美元,不及预期的1.0%增长率,净利下滑38.10%至10.30亿美元。其11月3日公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81%至113.44亿美元,有机销售额下滑3.3%,净利同比增长54.68%至11.40亿美元,按业务来看,科赴旗下三大业务净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于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科赴方面预计净销售额和有机销售额将出现低个位数的下降。
对比来看,买方金佰利业绩亦存在增长乏力的困境。
2022-2024年,金佰利净销售额分别为201.75亿美元、204.31亿美元和200.58亿美元,净利分别为19.61亿美元、17.64亿美元和25.78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金佰利净销售额同比下滑2.6%至123.67亿美元,净利同比下滑27.6%至15.39亿美元。
收购科赴,或是金佰利转型的其中一步。在金佰利收购科赴分析师电话会议中,金佰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Hsu就表示,金佰利一直在进行转型,力求成为一家更强大更快速的健康与保健公司。
根据合并公司官网展示的资料,两家快消巨头合并后,销售额将超越联合利华,成为仅次于宝洁的第二大快消品企业。

图源企业官网
相关:
产品安全争议再次被关注
此次收购案中,科赴公司旗下的产品安全争议亦被重新关注讨论。
一是强生婴儿爽身粉的致癌争议,尽管强生集团多次对外发布公告称强生婴儿爽身粉不含石棉,也不会致癌,但依旧面临消费者的起诉。据媒体报道,强生目前正面临超过6.7万起诉讼,原告均声称在使用婴儿爽身粉及其他滑石粉产品后罹患癌症,而指控滑石粉导致间皮瘤的案件仅占一小部分,大多数与卵巢癌有关。
二是科赴旗下的镇痛药品牌泰诺。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卫生部长大力宣传泰诺、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存在未经证实甚至已被证伪的联系。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科赴公司多次就此发表声明称,独立、可靠的科学研究表明,泰诺是安全的,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导致自闭症,并称对乙酰氨基酚是孕妇在整个孕期按需服用的最安全的止痛药选择,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支持婴幼儿按说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
在产品安全质量受到争议之下,部分投资者认为科赴会抛售相关品牌业务,如今,金佰利接手科赴公司,不过依旧得面临产品质量的质疑。11月4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分别发送采访邮件至金佰利和科赴,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