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19:37:21 股吧网页版
破局“芯”困境 西北地区首条硅光中试线正式通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卓泳

  11月4日,在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高峰会议上,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介绍陕西“追光计划”阶段性进展,宣布光电子先导院建设的“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简称“8英寸硅光平台”)已正式通线,并发布了一款无源SOI(绝缘衬底上的硅)集成超低损耗氮化硅产品的PDK(工艺设计套件)。

  杨军红表示,作为西北地区首条硅光中试线,8英寸硅光平台的正式通线,不仅填补了区域硅光芯片中试领域空白,更成为陕西“追光计划”实施以来的标志性成果,将作为陕西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的核心支点,为“追光计划”从蓝图迈向实践注入关键动力。

  锚定追光蓝图,构筑产业跃迁核心支点

  自2021年陕西“追光计划”启动以来,全省光子产业已实现跨越式成长——企业数量攀升至370多家,产业规模从150亿元跃升至365亿元,初步构建起“材料—芯片—器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条。2023年升级启动的“追光计划—跃迁行动”,更以“一核两翼+一园三区”布局明确发展路径:西安高新区作为核心承载区,集聚光子芯片园、光子制造园等特色载体,而光电子先导院正是这一布局中的“创新策源中枢”。

  “8英寸硅光平台的通线,彻底补全了陕西在硅光芯片中试领域的短板。”杨军红表示,作为“追光计划”的核心支撑平台,光电子先导院已累计投入约15亿元构建“6英寸化合物芯片+8英寸硅光芯片”双中试平台,此前6英寸化合物平台已服务50余家企业,如今硅光平台的加入,将与西安科学园的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光子传感园的产业化载体形成联动,为“追光计划”培育千亿级集群提供从基础研究、中试验证到量产落地的全链条支撑。

  数据显示,“追光计划”推进四年来,光电子先导院已解决100余家初创企业“研发难、流片难”问题。此次硅光中试线的启用,更被视为计划向“高质量集群发展”迈进的关键落子——通过中试能力的完善,陕西将进一步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加速“材料—芯片—应用”的产业闭环形成。

  填补西北空白,硬核平台破解行业困境

  硅光技术作为AI算力、智能驾驶、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的核心支撑,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的关键期,但其产业发展长期受限于中试资源集中的困境。杨军红介绍称,全球硅光中试资源多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国内企业依托国外平台流片需支付高昂费用,且面临流片周期长、产能优先供给受限等问题,自建产线则需巨额设备投入,让中小企业和科研团队望而却步。

  光电子先导院的8英寸硅光平台,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硬核方案”。该平台总投资7.5亿元,于2023年底启动建设。截至2025年9月末,已完成全部场地及硬件设施建设。该平台引进了比利时IMEC“130nm硅光芯片工艺包”,并引入了光刻、刻蚀等60余台(套)关键核心设备,在130nm有源集成硅光主工艺平台基础上,开发90nm以上先进工艺,已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先进工艺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会议现场,光电子先导院还正式发布了一款无源SOI(绝缘衬底上的硅)集成超低损耗氮化硅产品的PDK(工艺设计套件)。“这是光电子先导院硅光平台发布的首款PDK,预计将于2026年完成有源产品通线,包含高性能调制器、探测器等核心器件,将加速可应用于人工智能、光通信、光计算、智能驾驶、低空飞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产品迭代进程,将大幅缩短光电、硅光客户的流片周期和研发成本。”杨军红表示。

  “1+N模式”构建生态,驱动产业协同发展

  此次硅光平台通线,使光电子先导院形成“6英寸化合物芯片+8英寸硅光芯片”的双中试平台格局,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全链条中试能力的创新载体。而支撑这一双平台高效运转的,正是光电子先导院在国内率先提出的“1+N”柔性工程平台模式。

  “‘1’即以‘6英寸化合物VCSEL平台+8英寸硅光平台’为核心的主工艺平台,承担资源整合与稳定运行的使命——我们将80%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中试流片服务,加速产品市场化;20%资源用于支持前沿创新研发,孵化突破性技术。”杨军红解释,在此基础上,“N”个特色工艺平台将针对磷化铟探测器、砷化镓射频器件等细分领域,通过设备共享、技术授权、联合定制研发等方式,降低企业初始投入,实现专项突破。

  这一模式已初见成效。6英寸化合物平台自2023年启用以来,已发布20余款PDK,为50余家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8英寸硅光平台虽刚通线,但已与十余家头部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并吸引了多家外地企业聚集陕西。深圳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洋的感受颇具代表性:“海外代工厂解决不了研发阶段所需的高度定制化需求,但在光电子先导院,排队等待中试的时间少了、交流的效率高了,速度比在国外做中试快5倍以上。”

  “从化合物半导体到硅光集成,我们正以平台能力跃升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杨军红透露,下一步将推进异质异构集成平台建设,构建“化合物半导体+硅光+异质异构集成”三位一体的平台架构,实现从材料生长、芯片制程、器件封装到系统测试的全链条覆盖,为光通信、生物传感、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支撑,助力陕西成为光子产业高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