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20:04:20 股吧网页版
长三角城商行扩表进行时:对公信贷狂飙,财富业务回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长三角城商行跑出了不一样的行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多家长三角城商行的总资产依旧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比如,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江苏银行的资产总额 4.93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68%;宁波银行资产总额3.58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4.50%;南京银行资产总额2.9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31%;苏州银行资产总额7760.40亿元,较年初增幅为11.87%。

  而总资产的增长主要由贷款驱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部A股上市银行的贷款同比增长了7.70%。其中,国有行贷款总额增速为8.54%,股份行是3.55%,城商行是12.86%,农商行是6.05%。

  具体到长三角,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共六家长三角上市城商行的贷款增速达到了13.31%。

  中金货币金融研究指出,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贷款需求较弱;而区域银行同比增速高于国有行和股份行,主要是因为“资产荒”环境下债券增持速度较快,预计四季度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后,今年年底到明年“开门红”将有望拉动配套贷款需求回升。

  对公信贷狂飙

  实际上,近些年长三角的上市城商行一直处于快速的扩表阶段。

  今年前三季度贷款总额增速超过10%的包括江苏银行17.94%、宁波银行17.94%、南京银行14.13%、杭州银行12.68%、苏州银行11.59%。

  上述银行在一年之前,也就是2024年前三季度的贷款同比增速也在10%以上。其中,宁波银行19.64%、江苏银行17.02%、杭州银行15.91%、苏州银行14.14%、南京银行13.71%。

  而拉动贷款总额大幅增长的主要是对公贷款,三季度多数长三角上市城商行的对公贷款占比有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截至三季度末,江苏银行各项贷款总额 24696 亿元,其中对公贷款 16641 亿元,占比67.38%;宁波银行贷款总额17168亿元,其中,对公贷款10762亿元,占比62.69%,较去年提升了6.72个百分点,是六家银行中提升最多的;上海银行贷款总额为14416.46亿元,其中对公贷款8214.85亿元,占比56.98%;南京银行贷款总额14115亿元,其中对公贷款余额10731.3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9.31亿元,占比76.03%;杭州银行贷款总额10256亿元,其中对公贷款7296亿元,占比71.14%;苏州银行贷款总额3686亿元,对公贷款2818亿元,占比76.47%,也是五家银行中最高的。

  宁波银行对公贷款占比的提升主要与其零售信贷的主动收缩有关。2024年末,宁波银行的个贷不良率升至1.68%,在今年年中又进一步提高至1.86%。三季度末,宁波银行的个人信贷规模为5351.96亿元,较年初下降了4.04%。

  从对公信贷增速来看,各家银行也在不断刷新记录。

  三季度,宁波银行对公贷款增速达到32.10%,位列第一,去年为27.44%,位列第二;江苏银行在原有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增长26.27%;杭州银行增长19.53%;苏州银行增长18.27%;南京银行增长15.14%;上海银行微降1.33%。

  而在对公贷款中,科技企业依旧是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之一,多家银行业在财报中披露了相关数据。上海银行2025年1-9月科技贷款投放金额1662.92亿元,同比增长33.83%;杭州银行探索科创3.0模式,推进“投融通”系统迭代,打造适配科创生态圈的拳头产品;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7.47%,强调构建生态圈提升资源整合能力,聚焦重点客户运营促进价值创造。

  对于银行从“股债贷保租”等层面全方位服务科创企业信贷需求,一位创投机构投资人士在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长三角医疗成果转化先锋论坛”期间对记者表示,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在初创阶段,对于股权和债权投资的需求是平等的,并不是股权一定优于债权,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需求来判断,企业需要寻找与自己适配的合作伙伴。

  受对公贷款规模提振,6家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最大的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为252.07亿元,同比上涨28.52%;其次是江苏银行,为498.68亿元,同比上涨19.61%;增幅在10%以上的还有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为394.96亿元,同比上涨11.83%。

  财富业务回暖

  从营收的角度来看,长三角的城商行虽然整体增速放缓,但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前三季度,六家银行合计营收为2436.05亿元,同比增长6.41%;净利润为1112.09亿元,同比增长8.36%。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671.83 亿元,同比增长7.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83 亿元,同比增长 8.32%。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419.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9%;净利润180.0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06%。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同比增长8.32%;净利润224.45亿元,同比增长8.39%。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11.40亿元,同比增长4.04%;净利润180.75亿元,同比增长2.77%。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4.77亿元,增幅2.02%;实现净利润46.52亿元,增幅7.43%。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88.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净利润158.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53%。

  增长的背后,除了对公贷款增长带来了净利息收入上升外,部分银行的零售业务,尤其是财富管理业务开始回暖。

  比如,截至三季度末,江苏银行零售AUM超1.6万亿元,由此带来的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5.49亿元,同比增长19.97%;宁波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43亿元,同比增长94.02%;南京银行的零售金融资产规模达9686.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7.52亿元,增幅17.14%。同期,该行零售板块实现营收117.02亿元,同比增速22.10%,其中代销中收同比增速47.42%。零售板块实现利润16.22亿元,营收创利显著增长;上海银行零售客户达到了2150.33万户,管理AUM10781.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0%。其中长尾客群AUM较上年末增长504.81亿元,增幅32.18%。杭州银行的AUM达到6743.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21.29亿元,增幅11.98%。

  债市拖累投资收益

  与对公和财富业务不同,投资收益在今年是另外一副光景。

  在一年以前,由于息差的收窄和股市的回撤导致财富业务收缩,不少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投资收益顶起了营收的重担。

  但在今年,由于前三季度受股债跷跷板效应、银行配债需求边际减弱及债基销售新规预期影响,中长端收益率震荡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6%上下区间,震荡上行至1.8%上下。

  财报显示,六家长三角城商行的投资收益虽然仍保持上涨,前三季度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全部为负。一般而言,银行自营交易盘以获取买卖价差为主,收入主要计入投资净收益,同时交易盘金融资产市值波动,也就是持有期间的账面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科目。

  业内人士认为,三季度债市利率波动上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重估或是主要负向扰动因素。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投资净收益最高的是上海银行,为167.74亿元,但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也亏损最多,为32.65亿元;投资净收益在100亿以上的还有南京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为128.55亿元和115.99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