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11月2日,在2025国际肺癌前沿及创新论坛上,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宏汉霖”)公布了其在研产品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更新数据。
记者注意到,就在10月17日,复宏汉霖曾公告称,HLX43用于胸腺上皮瘤种的治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公告进一步显示,HLX43是由复宏汉霖利用许可引进的新型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小分子毒素-肽链接子与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靶向PD-L1的抗体进行偶联开发而成,拟用于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治疗。
日前,就HLX43的进一步开发,复宏汉霖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朱俊博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肺癌领域,该药物未来计划至少启动8个三期临床项目;其他探索中的适应症还包括宫颈癌、食管鳞癌、结直肠癌等。其中,肺癌适应症将会被率先推进。
“虽然复宏汉霖所掌握的资源有限,但我们会竭尽全力开发HLX43。”朱俊表示,在诸多拟开发适应症中,肺癌始终高居全球及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榜首,而复宏汉霖作为深耕该疾病和肿瘤领域的先行者,全球已成功推出9款上市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等,“HLX43兼具抗体偶联药物(ADC)与免疫治疗双重疗效,有望突破PD-L1表达限制,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基于HLX43,国际投行高盛发布首份覆盖复宏汉霖的研究报告,认为以HLX43为引领,复宏汉霖的下一代IO-ADC(肿瘤免疫疗法与抗体偶联药物联合疗法)将成为引领其全球化创新管线布局的核心驱动力,并给予复宏汉霖“买入”评级,设定12个月目标价100.70港元/股。
据复宏汉霖公布的HLX43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更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2日,研究共纳入174例晚期NSCLC患者,其中接受2.0mg/kgHLX43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为89例,接受2.5mg/kg治疗的患者为85例。全部患者接受过铂类药物治疗,约80%和逾30%的患者分别接受过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部分患者接受过多西他赛治疗,均为后线经治人群。
HLX43在非小细胞肺癌总人群中展现良好疗效,经研究者评估,在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mg/kg,n=33)中,HLX43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3.3%,疾病控制率(DCR)为75.8%;在非鳞癌患者(2.5mg/kg,n=35,包括EGFR野生型及EGFR突变)中,疗效更加显著,客观缓解率提升至48.6%,疾病控制率达到94.3%。
值得注意的是,曾接受过多西他赛治疗的三线及后线鳞状NSCLC患者(2mg/kg,n=13)中,客观缓解率达38.5%,疾病控制率为84.6%。而多西他赛目前是鳞状NSCLC患者的二线标准疗效,客观缓解率仅略高于10%。公司称,这提示HLX43在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肺鳞癌人群中的重要潜力,未来或将定义该疾病治疗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