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20:52:10 股吧网页版
一年投入近千万 硬件还没赚钱 机器人厂商又开始砸钱投生态了
来源:第一财经

  “我们一年投入将近1000万元进去,但这个业务还看不到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

  一位机器人公司的生态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企业在开发者生态的打造上“花费了大力气”,不仅要开放接口,还要提供工具链、培训与激励机制,形成可持续的技术社区,这些都需要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者生态之外,从底层算力平台到上层应用接口,各方都在尝试通过统一接口和模块化设计降低开发门槛。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选择开源数据、基础模型、硬件,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尽快形成飞轮。但尽快是多快?生态对于企业来说,究竟是护城河,还是遮羞布?行业尚在早期,这些问题如今或许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一位机器人企业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生态是一个链条很长的故事,“但也正因为够长,才意味着想象空间足够大,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和资本”。

  投入千万元押注生态商业化

  以当前的行业发展节奏,生态建设对于各家机器人企业来说,都是处在成本投入期。在ROSConChina 2025机器人开发生态大会上,一位机器人企业开发者生态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生态建设需要持续投入,短期内不会带来直接收益。

  “做生态、做社区,对每个公司来说都是纯投入,基本不太可能成为利润中心。每家公司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投入力度怎么控制,KPI和ROI又该如何衡量。”该负责人表示。

  开发者生态链条复杂,想要取得好的回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今年8月,星海图于开源了开放世界数据集Galaxea Open-World Dataset,截至10月底,该数据集在Hugging Face与魔搭社区累计获得超40万次下载。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谭维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开发者包括顶尖高校与实验室研究者,产业层面的研发团队,以及面向具体场景、推动落地的应用开发者。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来自高校的科研用户是他们目前想要获得的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谭维佳对记者表示,从实验室到工业界、服务界的迁移,本身就是生态构建的重要环节。随着开发范围的扩大,开发者在实验、应用阶段所使用的工具和框架,也可能在产业化阶段延续使用,从而形成技术惯性与生态黏性。

  生态建设也不仅仅是技术开源。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徐毓泽博士表示,企业需要提供完善的SDK、API与仿真工具,建立技术文档与学习平台,组织黑客松、开发者大会等活动以促进互动,同时通过积分体系、开源激励或商业分成来留住核心开发者。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此前也开源了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青龙”,并宣布成立国内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开源社区。

  一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生态的商业化往往滞后于生态的形成。“做生态有一个逻辑。”

  他认为,做生态,前期就像安卓一样,是完全开放、吸引开发者加入的阶段。“而当产业真正开始依赖你的能力,比如调用地图、接口、算法模型,那时才意味着生态开始反哺商业。”

  硬件标准尚未统一

  在开发者陆续投入机器人软件生态建设的同时,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天工事业部负责人刘益彰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产业层面看,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阶段才刚刚开始。无论是整机的工艺流程、测试规范,还是运动性能与安全标准,目前都尚未形成统一体系。“甚至在关键模组接口上,行业具体的标准也还未完全敲定,我们正在牵头推动这项工作,但需要一定时间。”他说。

  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不少企业也开始将布局从软件系统延展到供应链上游。美的中央研究院院长孙年祥对记者表示,依托美的蓝橙实验室,公司当前已经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功能安全、智能视觉导航等方面深度布局,部分产品已经在人形机器人当中有所应用。

  根据最新披露的机器人产品线,美的当前已经对外公布自五款自研人形机器人产品。“我们希望在核心零部件上形成自研闭环,而不仅仅是成为系统集成者,这项事业无法依靠单一团队实现,需要整个产业链生态的协同攻关。”他说。

  美的AI研究院院长徐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I研究院正通过多模态大模型与世界模型的联合训练,将家庭场景中的服务机器人、工厂场景中的工业机械臂,以及企业场景中的知识型智能体纳入同一智能网络,“我们希望推动数据与模型的循环共进,形成整个生态的飞轮效应”。

  硬件的生态建设,往往需要和更多应用者来共同完成。

  “机器人的硬件,需要堆人、堆钱。”一家深圳灵巧手公司的创始人告诉记者,对于大部分本体和零部件厂商来说,前期投入太高,以当前企业的商业化规模来看,离盈亏平衡线还“差得远”。因此,在硬件上借助生态应用者的产品洞察,加速迭代,也是企业们的另一种商业化尝试。

  非夕科技创新业务技术负责人施丰鸣对记者表示,当前公司正在以围绕力控自适应机械臂为核心,构建全面平台型产品线。他告诉记者,不同的“机器人大脑”企业可以通过公司提供的标准化二次开发接口实现对接及兼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可以在GitHub上获取非夕开源的开发包,进行二次开发与自定义创作。

  “好的生态,不仅能降低创新门槛、吸引资本流入,也能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提供韧性与持续增长的空间。”机器人ROS开源社区古月居的创始人顾强表示,生态的商业化节奏注定慢于市场预期,但其价值在于形成壁垒。

  “生态竞争从来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高投入、长周期的耐力赛。”顾强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