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4日讯11月1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4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如期举行。在主题为“锚定高水平开放与经济高能级发展:FT账户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突破”的行业对话中,围绕FT账户(Free Trade Account:自由贸易账户)的政策效应、市场应用、风险防控以及未来发展等核心话题,嘉宾们各抒己见,进行了一场开放而深入的思想碰撞。
本次行业对话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跨境金融部(离岸业务中心)总经理龚剑涛主持,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行长、董事总经理张晓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交易副总监袁彬,埃珂森集团中国区财资总监王昊,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担任对话嘉宾。
推动FT账户更好服务企业参与全球化交易、开展国际布局
在高水平开放背景下,企业跨境经营正在升级,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战略布局也正在开展。作为深耕国际金融领域的专家,马文杰从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结合的角度出发,认为FT账户凭借其账户隔离与穿透式监管的双重机制,在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马文杰看来,应该充分发挥FT账户“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优势,积极探索“境外人民币融资、回流境内使用”的新型通道。
他进一步阐释,这一应用场景的实现,不仅将显著增强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动能,更将有效促进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优化布局。
如何提升跨国公司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水平?在马文杰看来,债券、绿色资产、大宗商品以及商品期货是最具国际化潜力的几个领域,可以探索利用FT账户隔离、穿透式监管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准入条件,整合各类账户,提升跨国公司配置人民币资产的便利化程度,助力上海人民币财富管理中心建设。
而从全球成熟市场的服务角度出发,在政策设计上如何推动FT账户更好的服务企业参与全球化交易、开展国际布局?
张晓萌表示,首先,许多企业期待能够参与 FT 账户试点。目前,《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政”)所划定的试点机构,仅局限于一定规模的优质企业(上年度经审计的所有者权益不低于2亿元、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元,且本外币国际收支折人民币金额不低于1亿元)。
除参与试点主体的拓展外,张晓萌建议,扩展更多的FT账户用途。目前,为防止出借额度,新政要求FT账户不能和境内的非同名账户划转,也不能和其他FT账户划转。
此外,张晓萌还提出,希望进一步开放FTN(Free Trade Non-resident Account:非居民自贸账户)用途。目前,海外企业在自贸区开户主要是希望利用FTN账户的全功能资金池功能,或者实现发债等与境内关联企业的特殊安排。
“期待能够依托FT账户的政策,吸引更多的FTN账户用户及海外公司来上海开户。”张晓萌表示。
FTN账户的“全功能”资金管理,助力企业进行内部资金调拨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币资产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具体到金融机构利用FT账户扩展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场景,袁彬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提出将企业的融资需求时点同国际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形势进行对接。
例如,若两年期CNH(离岸人民币)的近期融资利率较低,基于企业未来半年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可以将企业在自贸区的债券通过掉期转换成美金,再满足企业的贸易需求。由于期限不匹配,这一过程会衍生出流动性管理以及投资端需求,希望未来FT帐户可以满足企业高质量且高流动性的资金匹配需求。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利用FT账户,帮助企业管理国际化布局的风险,搭建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袁彬表示,企业需要做好国别风险的管理和识别,从政治、经济、劳动法等维度综合评估展业目的国的风险。作为总部在中国的企业,通常会通过当地分支机构、项目组等进行一线信息收集、反馈、管理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外资银行也在和企业一共“走出去”,利用布局在当地的资源帮助企业防御潜在风险。
张晓萌也表示,FT账户在提升企业内部效率、节约财务成本,以及管理集团风险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晓萌特别提到了FTN账户的“全功能资金管理”这一功能,即将境内企业纳入集团内的全球资金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内部的资金调拨。例如,中资企业在海外建厂,美元贷款利率超4%,通过FT帐户,企业能够使用集团内部调拨的资金,减少借款金额,节约资金成本。
“结算”与 “融资”贸易两条腿走路
从企业的角度,王昊提到,FT 账户已深度融入日常的业务结算与融资环节。结合多年实践的经验,他坦言 FTN 账户对于企业海外公司融资的战略意义更为突出,未来期待进一步拓展海外公司新的境内融资渠道。
此外,如何搭建更完备、功能更强大的多币种跨境资金管理体系,也是大宗商品贸易公司重点关注的方向。
“随着业务持续拓展,企业对资金跨境流动的需求日益提升,”王昊表示,跨境资金管理在跨国公司财资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尤其对于大宗商品贸易公司来说,流动性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不过,当前市面上资金管理体系种类繁杂,且不同版本在不断迭代更新,王昊提出,希望未来能依托 FT 账户搭建一套功能完备、操作便利、多币种的资金管理体系。
谈及离岸账户服务,王昊直言,相较于新加坡、欧洲等境外成熟市场,上海的结算便利化程度已与之不相伯仲。目前,借助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网银系统,结算环节已基本实现无纸化与便利化操作。不过,他也提到,“针对离岸贸易的融资业务,国内银行目前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结算是贸易的一条腿,融资是另外一条腿。” 在王昊看来,除了要让 “结算” 与 “融资” 这两条腿稳健走路,还需完善金融配套设施以助力离岸贸易发展,而这些方面,正是未来离岸账户服务领域的改革发力点。
在圆桌对话的最后,龚剑涛总结道,嘉宾们肯定了FT账户目前在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中的重要作用,也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对FT账户未来发展的期望,相信在所有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FT账户会成为进一步助推上海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上海区域经济发展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