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泰投资金额达220亿元,同比增长49%,投资热度持续攀升。从领域看,电器电子、汽车、金属新材料、化工以及农业食品是中企的重点选择。”泰王国驻华大使馆投资处公使衔参赞、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北京办事处主任陈安在近日举行的RCEP赋能·京企投资泰国推介会上介绍道。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投资处公使衔参赞、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北京办事处主任陈安作推介,图源:主办方提供)
作为北京市2025年“走出去”系列活动核心环节,该推介会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走出去”导航网承办,聚焦泰国投资价值与合作潜力。
为何泰国能持续吸引中国资本?陈安用“低风险、高潜力、强支持”三个关键词给出明确答案。他介绍,BOI推出的“税收减免+非税收激励”组合政策,不仅允许外资100%持股,还提供最长13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叠加“长期居留(LTR)签证”,从投资门槛、成本控制到人员流动,全方位为中国投资者打造低风险、高便利的营商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彭波则从RCEP机遇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他指出,RCEP的“原产地累计规则”为“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全球销售”模式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撑。“泰国是RCEP的‘地理枢纽’与‘产业枢纽’。” 彭波分析称,泰国地处东盟中心,依托曼谷港、林查班港可辐射6.8亿消费者。随着中老泰铁路全线贯通,陆海联运时效将提升50%以上,这意味着京企在泰设厂能快速响应整个东南亚乃至更广阔市场的需求。
在合作机遇的驱动下,京企“走出去”也展现出强劲活力。据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焦刚介绍,2024年北京全市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突破千亿美元,2025年1-8月非金融类对外投资达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已成为投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