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21:57:00 股吧网页版
大宝与高洁丝成“同门”,金佰利并购科赴催生320亿美元营收巨头背后:股价一跌一涨,市场在担忧什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KMB_0

  国际消费品行业迎来又一笔重要并购,“宝爸宝妈”所熟悉的好奇纸尿裤母公司和强生婴儿洗发水母公司即将合并为一家公司。

  当地时间11月3日,全球健康卫生护理企业金佰利Kimberly-Clark和全球消费者健康企业科赴Kenvue宣布,双方已经达成协议,金佰利将通过现金加股票的交易方式收购科赴全部流通普通股,此次交易对科赴的整体估值为487亿美元。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金佰利和科赴或许并不熟悉,但两家公司旗下的产品早已渗透进日常生活。公开资料显示,金佰利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起始于1994年,好奇纸尿裤、高洁丝卫生巾等都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科赴的前身是强生的消费者健康部门,两年前正式脱离强生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企业,旗下城野医生、强生婴儿、大宝、邦迪等品牌在中国知名度较高。

金佰利官网资料截图

  此次交易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从科赴近500亿美元的估值也可以看出,这不是一笔简单的交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此次交易完成后,新公司2025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20亿美元,这一营收规模仅次于宝洁健康和保健业务,高于联合利华美容与个人护理业务。

  行业地位跃升背后是更多资源的互补,但磨合阶段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双向奔赴”:品牌组合与区域市场的互补协同

  这是一笔势均力敌的整合。金佰利去年净销售额为200.58亿美元,截至11月3日收盘市值为339.4亿美元;科赴去年净销售额为154.55亿美元,截至11月3日收盘市值为市值为309.2亿美元。

  如今行业背景下,消费品巨头都在“瘦身”。金佰利却要收购与自己体量相当的企业。这背后有哪些深意?是临时起意还是长久规划?

  消息官宣后,金佰利和科赴高管共同参与了一场面向投资者的电话会。金佰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Hsu激动地表示:“这一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这笔交易不是一次机遇性的交易,而是一次战略性的交易。”

  为何将其称为战略性的交易?Mike Hsu进一步阐释称,一方面,金佰利一直在调整产品组合,聚焦增长更快、利润率更高的个人护理品类,而在这一品类中,(科赴拥有优势的)健康与保健是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新公司在整合后能完成消费者一生中每一个关键阶段(婴儿护理、女性健康、家庭护理等)的健康需求覆盖。

金佰利官网资料截图

  根据金佰利官网披露的一份面向投资者的资料,科赴在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领域有优势,金佰利在婴儿护理、女性健康等领域具有优势。除了品牌组合互补,两家公司在地理布局方面也同样互补协同。上述资料显示,金佰利可以在中国、墨西哥等地拓展科赴的规模,科赴可以拓展金佰利在印度和西欧的规模。

  “金佰利的定位侧重在个人护理品类,包括女性和母婴品类;而从强生分拆出来的科赴旗下品牌,也侧重在个人护理和美容护肤类目。两者间存在强化和互补价值。”美妆资深评论人、美云空间电商创始人白云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从日化行业总体来看,企业对于成熟品牌的“投资并购”,本身就是国际企业间的常规性操作,一般是在考量市场变化和增长需求情况下做出的策略性选择。

  金佰利跌超14%,科赴涨超12%,市场在担忧什么?

  资本市场的股价总是最快对资本层面的整合作出反应。消息官宣的当天(11月3日),股价呈现分化态势,金佰利收跌14.57%至每股102.27美元,科赴则收涨12.32%至每股16.14美元。

  面对管理层画出的业务高度互补与协同的“美好蓝图”,金佰利的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这背后也不难理解,拿出真金白银68亿美元来完成此次收购的是金佰利,合并后的新公司从股权分配及高管任职来看,也均由金佰利主导。

  根据协议,在整合完成后,金佰利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合并后新公司股权的54%,科赴现有股东将持有46%股权,交易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同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由金佰利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Hsu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科赴将提名3名成员进入新公司董事会。

  金佰利官网截图,金佰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Hsu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市场担忧的点在于,一是科赴正处于调整期,业绩下滑明显,二是两家公司体量相当,磨合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冲突与挑战。

  根据协议条款,交易完成后,科赴股东每股将获得3.5美元的现金和0.14625股金佰利股票,总对价每股21.01美元,较科赴11月3日收盘股价溢价超30%。业绩表现方面,根据科赴最新披露的三季报,第三季度有机销售额同比下滑4.4%。

  反观金佰利的业绩表现,正处于增长阶段,第三季度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2.5%。重整磨合后,新公司究竟能否带来协同的正向效应,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是投资者担忧的。

  “本质上来看,对行业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却对品牌会产生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对企业业务的互补,也意味着存在空白。如果融合的好,对企业和品牌都是利好。相反,则是一种损失。”白云虎对记者分析称。

  两家市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国际消费品企业选择“强强联合”,这究竟是一场豪赌还是一次机遇,市场将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