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财经记者郭莎广州报道
连续几年,粤港澳三地联手召开的全球招商大会,效果都十分显著。
今年,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简称“招商大会”)也一举拿下超2万亿元的投资和贸易合同金额。据初步统计,本届大会共达成投资和贸易合同项目2073个,投资和贸易合同金额2.03万亿元。其中,21个代表性投资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这样的成果源自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广东正在持续打造汇聚全球高端要素的强大引力场,在此背景下,“筑什么样的巢,引什么样的凤”极为关键。自2022年以来,这个由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举办的盛事已成功举办四届,不仅成为大湾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更是全球资本观察中国、链接机遇的重要舞台。
截至目前,广东拥有各类经营主体2022.62万户,其中企业919.99万户、个体工商户1097.01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广东已连续4年获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的最佳口碑省份;今年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4万家,增长33.7%,累计设立外资企业37.45万家,实际使用外资6038.16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350家在粤投资。
招商大会上,粤港澳三地积极讲土地、讲产业、讲政策、讲制度优势,更重要的,是向全球投资者讲述大湾区的融合发展红利以及“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独一无二优势。广东的要素优势让企业安心深耕,而企业的持续创新也精准地嵌入到广东的未来产业蓝图之中。通过招商大会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项目选择广东、扎根广东。
外企持续“重仓”大湾区
全球投资者重仓大湾区,纷纷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
“凭借广东在食品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对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和庞大的人才储备,路易达孚在现代化食品和农业供应链方面都看到了许多潜在的合作机会。”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高启在大会上分享了公司在广东省的产能布局,“广东以及大湾区处在消费升级的前沿,对优质蛋白和多样化营养选择的需求快速增长,而路易达孚凭借其全球采购网络,以及在中国不断增长的运营能力,将把握机遇。”
奥的斯全球公司董事会主席朱蒂讲述了奥的斯与大湾区城市更新同频共振的故事。广州塔、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地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戏曲中心、澳门旅游塔等地标建筑都采用了奥的斯提供的解决方案,助力区域跨境联通与城市空间焕新。
沙特阿美在广州的合资企业已经运营了30多年,高级副总裁费萨尔·法基尔提到广东强大的石化产业基础与公司发展目标天然契合。“广东致力于发展拥有先进材料和高效率的世界级的石化产业,这与沙特阿美到2030年将实现高达400万桶/日原油的目标以及石化产品的目标不谋而合。”
“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为企业提供了卓越的发展环境。”安姆科集团柔性包装大中华区及北亚区总裁佘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集团将持续加大在大湾区的投资力度,未来两年在惠州、东莞、佛山等地的新增投资将超过亿元,重点布局新生产线和PCB产能,以满足区域数字化和AI产业发展的需求。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松下已在广东深耕30余年,目前在广州、深圳、珠海等6个城市设有12家企业。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大会期间,谈及未来规划,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表示,松下正积极向新能源、AI等领域转型,即将在广州设立的电子材料工厂,将扩产20%以上,以应对AI和服务器需求的增长,目前产品已与华为展开合作。
东丽集团中国总代表三木宪一郎透露,截至2025年3月底,该集团在广东累计投资达51亿元,拥有10家生产工厂和2家商事公司,销售额约62亿元。业务涵盖纺织、树脂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多项领域。
以佛山为核心布局地,东丽集团已启动碳纤维业务和树脂复合材料业务,并正在扩大无纺布和水处理业务的产能。“广东是东丽在中国第二大事业据点,2026年是‘十五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借助内需扩大,在华南地区拓展高附加值材料业务。”三木宪一郎表示。
伊藤忠商事执行董事、东亚区总裁三村刚表示,大湾区的国际化供应链与政策支持,为电动车、绿色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产业的合作提供了基础。“我们希望利用全球商务网络和在华多年的业务基础,助力本地企业‘走出去’,也将海外先进技术‘引进来’,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聚焦产业发出招商“最强音”
会场内外,广东向全球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创业者、就业者发出邀请,邀请各界人士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会场外,“抬起手臂、滚动身体”,智元创新科技的几款机器人灵活地变动姿势;墨现科技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电子皮肤”引来了长久驻足;易辉科技携最新型AI储能充电机器人亮相,“电找车”的模式备受瞩目……来自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东企业,向全球投资者呈现了大湾区的创新实力,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详细咨询产品细节与合作方向。
会场内,大会举办了“1+9+N”系列活动,即1场主场活动、9场珠三角城市招商大会、N场海内外路演和投资考察活动,吸引众多企业参与。
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投资政策宣讲会上,《广东省产业招商地图》发布,通过系统梳理“20+7”产业集群生态,聚焦八大重点招商方向,为投资者提供清晰的指引。地图创新采用“产业链图谱+招商路线图”的模式,明确各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的靶点,同时还汇总了广东的要素优势。
在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投资贸易推介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发布和推介了“粤企出海综合服务港”。该平台旨在为企业解决出海时遇到的政策难懂、合规难办、融资难寻、服务难配等问题。目前平台聚集了200余家的专业服务商,与32个国家、44个海外园区运营商牵手合作。
尤其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的背景下,如何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成为关键。大湾区的答案是利用粤港澳三地联合的平台,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建立起一种企业和区域之间双向赋能的合作模式。
“我们最近成立了一个出海专班,联通相关的政府部门、公营机构和其他的创业团体,为来港的内地企业提供定制服务。”香港商务和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博士提到,香港作为区域核心引擎,将发挥“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做好双向平台角色。既帮助内地的企业“走出去”,跟国际接轨,也通过国际网络将人才、资金与项目引入内地。
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委员梁华锋分享了澳门的独特优势与合作机遇,将系统推进“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梁华锋表示,澳门与葡萄牙、巴西、安哥拉等葡语国家联系紧密,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的重要服务平台。通过澳琴珠共建“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举办巴葡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运营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持续助力中国与葡语国家共享技术、共拓市场。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顾万君强调,广东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全球企业在大湾区创新创业开辟“发展新赛道”。
“投资大湾区,共创美好未来”,正如本届大会的主题,这片兼具产业厚度、政策温度与协同活力的热土,正向全球投资者敞开机遇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