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郑玮广州报道
11月4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闭幕。在这个延续百届的“中国第一展”上,中国外贸企业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第138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届增长7.5%,再创历史新高。本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6.5亿美元,保持增长势头,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成交占比超六成,传统市场成交保持稳定。
从全球涌入的采购商带来了外贸新增量。第138届广交会举办期间,东莞、天津等多个外贸大市参展企业均接获超亿元意向订单。其中,东莞代表团在展会一期即收获意向成交额5.3亿美元,较上届同期增长15.2%。同期,天津交易团也实现意向成交2.13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03%。
在亮眼的交易数据背后,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外贸企业或聚焦技术、或侧重品牌的创新优势,为其稳定应对外贸形势变化提供了关键支撑。广交会现场,多家受访企业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今年推出的新品受到了不少采购商关注,预计全年企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可与去年持平,本届广交会带来的新意向客户预计可在明年形成规模化的订单转化。
广东财经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特聘教授陈甬军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随着第四季度进入外贸需求旺季,叠加近期中美经贸问题重回对话轨道,外贸有望迎来一段稳定可控时期,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能实现5%以上的正增长。
又一届广交会落下帷幕。展馆内外,新的交易仍在继续。

名片背后是订单
“今天上午,我们带来的匹克球拍样品差不多都卖完了。”在第138届广交会会期最后一天,背靠略显空荡的展位,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双鱼)国际贸易部副部长达菲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每届广交会的最后一天,都是往来客商的“样品采购日”。南方财经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拎着大包小包购物袋、拖着各色行李箱的采购商们仍然挤满了广交会展馆。
往来的采购商们不仅仅带走了样品,还留下了更多合作的意向。
“近几天,和我们对接的采购商超过两百位,其中中亚、欧美等地的客户增加了很多。初步接触下来,意向客户有十多位。他们比较关注的还是乒乓球类产品,以及新推出的匹克球类产品。”达菲说。
三期展会下来,深圳市福瑞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福瑞斯)区域主管曹瑞华和她的同事们也在广交会上接到了近500张名片。
“第一期和第三期展会我们都参加了,主推按摩椅、按摩垫等各类按摩器。目前已经有20余位采购商下了样机单,其中‘仿人手按摩’功能的按摩靠垫等新品比较受欢迎。”曹瑞华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
“这次我们主要带来了‘三维步态评估系统’和‘便携式智能防跌倒训练仪’等智慧康养产品,聚焦老年人康复需求,实现软硬件结合,能够覆盖医院、家庭等三级康复体系。”携新品亮相的杭州拜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其军,也在本届广交会三期开幕首日拿下了不少名片,“开幕首日上午就有接近30张,包括来自德国、摩洛哥等多国的采购商。”
无论是推动品类创新的双鱼,还是实现功能创新的福瑞斯,抑或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拜伦医疗,在外贸企业接连拿下的新增量背后,创新优势已成为关键支撑。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具体来看,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就达到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
凭借在高空、高危、高压等特殊作业场景内积累的独家技术优势,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凌度智能)就在本届广交会现场,成功签下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马来西亚三国合计超百万美元(约合700多万元人民币)的订单。
“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越障技术,能够让清洗机器人在高空作业时自主翻越玻璃幕墙上不超过20厘米厚度的横条障碍物,适用于目前市场上超过65%的高空作业场景。目前这个技术,行业里只有我们能做到。”凌度智能副总经理黄健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在技术优势带动下,今年1—9月凌度智能在海外市场的整体营收增速已经超过100%。
创新优势支撑下,东莞、天津等多个外贸大市参展企业均在本届广交会上接获超亿元意向订单。
其中,东莞代表团在展会一期即收获意向成交额5.3亿美元,较上届同期增长15.2%。同期,天津交易团实现意向成交2.13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03%。湛江参展企业也在广交会一期就斩获1386份意向订单,意向采购金额达到1.0096亿美元。

展馆之外,不散的商机
本届广交会的闭幕不是终点。这批拿着样品和名片“满载而归”的采购商走出展馆后,新的交易还在发生。
“接下来,有些客户将去工厂参观,有些客户会去公司总部进一步洽谈。还有更多广交会上接触到的新客户,与我们通过微信、邮件持续沟通。”达菲说。
除了提供交易平台外,广交会一定程度上也扮演着“外贸信息交换中枢”的角色。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借助在广交会现场了解到的市场采购需求,部分外贸企业开始调整市场战略,进一步瞄准新市场。
“这次来参加广交会,也是想探一探海外用户对智慧康养类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如果市场需求比较明确,且有较好的客户渠道,我们可能重点投入,开拓这一产品的海外市场。”胡其军说。
哪些市场向参展企业抛出了橄榄枝?
“康养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主要受到当地经济水平、收入水平以及老龄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前期我们主要是与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在研究领域开展小规模合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今年我们正在尝试进一步打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以及欧洲等更大规模的用户市场。”胡其军表示。
曹瑞华则瞄准了中东市场,“这几期展会下来,对我们产品比较感兴趣的采购商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因此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加大力度重点开拓中东市场。”
从全国外贸数据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市场布局正进一步趋向多元化。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
产品本身具备的创新优势,叠加对新市场的增量预期,多家广交会参展企业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预计全年企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可与去年持平,其中本届广交会带来的新意向客户预计可在明年上半年进一步形成规模化的订单转化。
“今年1—9月,我们海内外市场营收和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增长了20%左右,主要是以韩国、印尼等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以及以意大利、罗马尼亚等为代表的欧洲市场增幅较为明显。”湖北才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海外贸易经理Crysty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在产品技术与服务优势支撑下,预计2025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去年相比可以实现20%—30%的正增长。
双鱼也对全年的营收情况给出了乐观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双鱼在海外市场的营收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年海外市场营收也能够整体保持稳定。国内市场加上国外市场的话,预计全年公司总营收能够实现10%以上的正增长。”达菲表示。
曹瑞华也表示,受新订单转化周期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外贸业务增幅整体保持稳定,“一般广交会上积累的新意向客户还需要经过试样等沟通流程,实现规模化的订单转化大概还需要半年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约20%,其中国内市场规模增长了很多,海外市场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年总营收增幅能够保持在20%左右。”
第138届广交会顺利收官,但贸易的故事从未止步。步履匆匆的采购商们,手中提着样品,也和参展企业约好了下一次进厂参观的时间。展会的结束,恰是更多实质性合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