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4日电(王媛媛)截至目前,全部A股车企已发布完成2025年三季报。三季报显示,沪深两市22家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业绩总体平稳,超七成车企实现盈利,营收千亿元阵营扩容至5家。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企业领跑营收与净利润榜单。
不过,车企三季度业绩分化明显,10家车企净利同比下滑,广汽集团亏损额度扩大至43.1亿元。行业在反内卷监管、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毛利率环比微升。
分析认为,汽车整车行业出口表现出色,库存健康,2025年四季度销量或破新高,但2026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行业结构性机会与挑战并存。
超七成车企实现盈利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沪深两市共有22家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整体业绩表现相对平稳。

在营收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22家A股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有15家企业实现营收同比上涨,占比68%,其中,5家车企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分别是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赛力斯。
比亚迪、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的营收排名前三,分别是5662.66亿元、4689.9亿元和1535.82亿元。北汽蓝谷、安凯客车、千里科技的营收增速最快,分别为56.69%、44.37%和44.27%。
在净利润方面,16家车企实现盈利,占比超七成。
比亚迪、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位居净利润榜单前三名,前三季度分别实现233.3亿元、86.3亿元和81.0亿元净利润。
6家亏损公司中,广汽集团、北汽蓝谷、江淮汽车净利润垫底,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43.1亿元。-34.3亿元、-14.3亿元。
10家车企净利同比下滑
从净利润同比增幅来看,22家车企中12家增幅同比上涨,其中,商用车板块实现领跑,金龙汽车凭借224%的增幅位居首位,乘用车中赛力斯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为31.56%。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一汽解放、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10家车企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广汽集团的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3691.33%。
与此同时,上市车企的销售毛利率多数环比微幅回升。其中,赛力斯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29.37%,再次领先行业。宇通客车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22.35%,位居第二,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的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8.40%、17.87%,位列第三和第四。

东吴证券研报分析称,业绩方面,2024年同期地方性补贴落地+国补金额翻倍,车企业绩基数较高,而2025年三季度部分地区出现补贴需摇号现象;行业反内卷监管下车企降价动作较少;上市车企三季度毛利率普遍环比微幅回升,主要因为环比销量增长叠加持续降本影响,以及终端提价和经销商一次性返利减少。如,三季度汽车市场在反内卷监管背景下折扣相对克制,比亚迪等车企7月起有一定提价,车企三季度的车辆平均售价基本环比保持稳定。
此外,行业出口同比表现出色,比亚迪、奇瑞等出口数量同比增加。库存方面行业整体仍加库但较克制,渠道库存仍处健康水平。
券商:仍存结构性机会
华创证券认为,车企三季报表现一般、汽零数据整体温和增长。此外,各品牌逐步发布购置税退坡锁单政策。预计四季度的销量翘尾或透支现象小于此前市场预期。看好2026年汽车板块的修复行情。
国金证券认为,三季度处于消费淡季,车企普遍处于去库状态,导致批发量环比走弱,但依旧维持正增长。而受到本季度补贴不确定叠加2024年同期基数较高,电车零售增速出现较大下滑,但整体看新能源销量依旧稳健。
国金证券同时预测,2025四季度市场进入冲量季,预计销量强劲或将继续破新高,电车渗透率预计破新高;Q4市场销量强劲是确定的,其中主要经营中低端市场、品牌力较强的车企将集中获益。但在2026年,市场需求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预计车企将进入新一轮淘汰赛,同时各家车企均存有新车储备、利润储备、技术储备,后续竞争格局变化仍有待观望。
华源证券认为,2026年购置税补贴减半,预计电车销量仍可维持中高个位数增长: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即将减半、补贴技术要求亦将进一步提升。2026-2027年新能源购置税补贴政策的退坡或呈现影响面积广、影响幅度大、低价车受影响更显著的三大特征。新能源汽车销量小幅增长预期下行业仍存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