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23:18:30 股吧网页版
刚刚!重磅发声:历史性机遇!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东吴证券、开源证券率先举办2026年度策略峰会

  11月4日,东吴证券在上海举办2026年度策略峰会,主题为“冬藏春华盛世新章”。本次峰会设1个主会场,6个分论坛,近2000人报名参会。

  会上,东吴证券研究大咖就2026年的布局良机分享精彩观点:宏观层面,人民币或将进入新一轮升值周期;策略层面,短期A股风格可能迎来再平衡,科技成长主线中长期仍具备布局价值。

  中国资产正迎来历史性的配置机遇

  召唤着每一位有远见的投资者

  东吴证券党委书记、公司董事长范力致辞时表示,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下,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实体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绿色能源等新赛道蓬勃兴起,文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范力进一步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深度变革和价值重塑。今年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政策持续扩围增效,有力支持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更是金融强国战略指引下,中国资产正迎来历史性的配置机遇,召唤着每一位有远见的投资者积极参与、共同见证。”他说。

  今年前三季度,东吴证券预计实现净利润29.35亿元,同比增长60.23%。公司核心业务领域优势进一步凸显:北交所业务排名保持行业前三,新三板业务排名行业前四,公司债(含企业债)承销规模排名行业前六、连续多年保持江苏市占率第一,研究业务排名行业前十。

  当下,东吴证券研究所已迈入第二个十年的新征程。范力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东吴证券研究所将坚守“为实体经济增添活力、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的使命,进一步深耕产业链研究,强化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消费复苏等关键领域的洞察。

  “今年A股主要指数的涨幅主要来自估值提升”

  宏观层面,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认为,物价回升对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都很重要。一方面,为了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需要“十五五”期间名义GDP增速不低于5.5%,这意味着物价指数需要回升至不低于0.8%。另一方面,今年A股主要指数的涨幅主要来自估值提升,企业盈利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价格压力能否改善是盈利能否回升的关键。

  他表示,从消费需求、货币流动性、汇率三个角度看,中国物价合理回升具有较好的条件。从消费需求来看,长期的人口转型、产业转型、财政转型都有利于带动居民收入提升,而未来十年人口高峰与消费高峰的同向移动,预示着消费总量将更乐观。

  从货币流动性来看,央行启动国债买卖,财政开启“化债”,正在共同促使财政存款向居民和企业转移,从而推动M1增速在过去一年明显回升,而M1回升将带动PPI反弹。

  从汇率来看,受益于坚实的商品出口基本盘、外资回流人民币金融资产,以及美元中长期走弱初显,人民币或将进入新一轮升值周期。

  短期风格或迎再平衡

  成长主线中长期仍可期

  进入四季度,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投资者又应如何布局?

  东吴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陈刚在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在宏观与业绩真空期、外生催化平淡的背景下,4000点心理关口的有效突破难以一蹴而就,市场或将“以时间换空间”。

  他认为,11月更值得关注的是风格的短期切换:其一,岁末年初历来是风格切换的关键窗口,而11月往往是关键时点。自2020年以来,“春季行情”的启动时间已逐步前移至12月。从历史规律看,过去几年三季度持仓偏离度较高的主线类板块,如新能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在11月表现往往偏弱。

  其二,从机构行为看,四季度往往存在主线板块收益兑现压力。前期主线板块涨幅显著、资金拥挤度偏高。截至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在电子行业持仓占比已达25%,TMT板块仓位超40%,均创历史新高。

  陈刚建议,短期可采取均衡配置以应对风格切换期的波动;中长期看,科技成长主线的行情尚未结束,仍具备持续布局价值。尤其在美国开启降息周期的背景下,市场降息预期与流动性空间将进一步打开,从全球流动性环境与资产比价视角出发,继续看好成长股的配置价值。

  开源证券2026年度策略会召开:科技、安全仍是最重要的主线

  2025年11月4日,开源证券2026年度策略会正式召开。

  本次策略会以“乘风破浪,向新而行”为主题,对即将到来的202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十五五”规划、资本市场投资策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前景进行全面的展望和探讨。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何宁认为,“十五五”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2026年实际GDP目标或仍为5%左右。宏观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广义赤字规模有望扩大,预计权益表现总体好于债券。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预计,2026年资本市场将从“资产重估”进入到“盈利修复”,2026年前后更可能是“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

  科技、安全仍是最重要的主线

  不久前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何宁认为,“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科技、安全是绝对重要的主线,其中AI和国产替代有长期确定性。

  具体而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的表述精准务实,要求“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表示,初步估计传统产业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此外,《建议》明确未来五年“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何宁预计未来会源源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概念和新的细分领域,成为市场每年的重要投资方向。

  在消费方面,何宁表示,“十五五”强调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有助于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利好服务消费、大众消费,以及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何宁解释道,《建议》要求“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根据OECD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率约为39.6%,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法国、日本、德国、韩国分别为67.9%、62.1%、57.5%、55.4%、55.1%、54.7%、54.5%、52.6%、49.9%。整体来看,较OECD、欧盟国家,中国仍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虽然消费率可分拆为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两因素(居民消费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消费倾向),但是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相对提升空间更大。

  年底或见“盈利底”

  回顾2025年开启的“资产重估”牛市的空间与节奏,韦冀星认为,空间上,证券化率为判断指数牛/估值牛空间较为有效的参考指标,在证券化率到1.1倍之前,仓位仍是“胜负手”。

  节奏上,在“资产重估”后,韦冀星预计2026年前后更可能出现“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平顶”后迎来“盈利修复”慢牛,即证券化率上行后,资本市场或将不是急坠,而是寻找新的稳定中枢。证券化率的稳态中枢预计仍将继续上移,基于政策提升资本市场参与度、地产资产替代、中长期资金三重驱动力,中枢抬升幅度或较为显著。

  韦冀星表示,从领先指标来看,“盈利底”或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到达。“科技为先”是贯穿本轮牛市最强主线,具备相对盈利优势、海外映射、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上行三大中长期占优的条件,但2026年行业表现会比2025年更均衡。“盈利修复”慢牛的顺周期机会重点在于PPI。同时他认为,红利风格在2026年的表现会优于2025年。

  板块配置上,韦冀星看好科技成长自主可控、PPI改善预期叠加广谱反内卷、出海+全球产业竞争力提升、内需结构转型+消费复苏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债券市场方面,开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陈曦表示,对于债券市场短端,央行意图明确,负债端的稳定性会上升,优先推荐中短端;对于长端,建议保持震荡市思维,中性久期为基准,收益率上行是机会,而收益率下行则是风险。转债市场看好温和通胀带动的业绩驱动板块,以及科技自主可控两条主线。

  据悉,除主会场外,开源证券还设置了AI算力、芯片、人形机器人、“反内卷”、新消费等13场分论坛,对国内外经济热点、各领域投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展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