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23:52:30 股吧网页版
贲圣林:中国以外还有近70亿人口 金融科技出海市场足够大
来源:中国经营报

  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竞争不断加剧,金融科技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在近期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TOP10依次为北京、旧金山(硅谷)、纽约、伦敦、上海、深圳、杭州、新加坡、香港和巴黎,中国11城入围TOP50。

  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FIRST)院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院长贲圣林在论坛期间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0%,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丰富场景。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基础,经验可以复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持续渗透,全球金融科技格局将进一步重塑。

  中国庞大经济体量与科研力量是重要支撑

  根据《报告》,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TOP10中,亚洲城市占比达60%,中国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香港5座城市入围,占据亚洲上榜城市的核心席位;TOP50榜单中,亚洲城市数量达25座,占比50%,远超美洲(10座,28%)、欧洲(14座,20%)及非洲(1座,2%)。

  TOP50城市中,中国共有11座城市入选,除TOP10中的5座城市外,成都、重庆、广州、南京、西安、台北也成功入围。其中,北京以金融科技产业规模、研发投入及信息科技产业规模的全球领先优势蝉联总榜第一;上海与伦敦的差距持续缩小,研发创新成果、信息科技产业规模已超越伦敦;杭州依托蚂蚁集团等互联网企业,在支付、征信、贷款等金融服务领域保持快速发展;西安则通过构建“四链融合”生态系统吸引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推动金融产业集聚。

  对于支撑上榜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的因素,贲圣林向记者表示,首先得益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0%,像浙江,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为数字金融科技发展带来丰富场景。

  “如果当年没有淘宝,支付宝不可能成长得如此迅速。以消费端为例,中国在To C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被认为无与伦比。相比之下,To B端的数智化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未来仍有较大潜力可释放。”他表示。

  此外,贲圣林认为,中国公司学习能力很强,在学习后又能够反向输出优秀实践。目前,包含支付宝在内的多项中国金融科技模式已成功走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全球城市金融科技发展区域,正出现两极分化特征。对于缩小这类差距,激发城市金融科技活力,贲圣林认为,一个健康的创新生态必须具备多样性与包容性。现有指标体系中既包含宏观经济与人口结构,也衡量科研强度等因素。

  以人口结构为例,日本受老龄化影响,在新技术接受度上相对滞后。而在科研投入方面,中国整体水平已较高,其中浙江科研经费占GDP比重已经超过3%,北京更是凭借中国科学院、重点高校及中关村等科创园区的集聚优势,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这些科研力量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差异化是破题的关键

  记者注意到,《报告》中发布的全国金融科技产业地图,首次实现对15座城市27个产业集聚区的全面覆盖,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视化基准。

  在众多产业集聚区中,北京金科新区通过“加减乘除”战略,在空间腾退过程中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凭借领先的产业布局和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杆园区;杭州依托蚂蚁生态链构建“一核多极”发展布局,已培育出6个相对成熟的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孕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展现出新一线城市强劲的创新爆发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则借助跨境规则衔接的独特优势,在数字货币、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打造国际化发展桥头堡。这三个案例共同证明,差异化定位与制度创新是产业集聚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金融科技发展背景看,接下来的五年至关重要。“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对于金融机构如何错位发展,贲圣林认为,现在国内不少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出现很多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差异化是破题的关键。

  在他看来,中国的金融机构并不需要“人人全球化”。具备业务基础和国际化能力的银行,可以继续深耕国际业务;也不是每家银行都应该去拼下沉市场或争夺农村金融,因为这并不是他们的长项。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必须清楚认识自身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哪个市场适合你,哪里就是你的“甜点”,你的利基市场。找准赛道,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