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把握市场机遇、扩大业务规模,券商持续补充资本金,多家券商的定增事项不断迎来新进展。
11月3日晚间,南京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本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公开信息显示,南京证券本次定增拟发行股份数量为不超过11.0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其中,控股股东紫金集团拟认购金额为5亿元。
从经营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南京证券表现稳健。前三季度,南京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2.62亿元,同比增长12.72%;实现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增长31.18%。截至三季度末,南京证券总资产为835.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9.74%。
除南京证券外,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定增事项都取得了关键进展。Wind资讯数据显示,年内已有国泰海通、国信证券、天风证券、国联民生等4家券商的定增事项落地(按发行日期计),实际募资金额分别为100亿元、51.92亿元、40亿元、20亿元。
此外,当前还有多家券商的定增申请正持续推进。10月13日,中泰证券定增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10月16日,东吴证券披露,定增事项相关议案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中泰证券和东吴证券定增的拟募资金额均为不超过60亿元。
对此,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实力是影响券商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作为市场中的核心中介机构,券商通过定增方式补充资本,有助于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券商更好开展两融、投资等重资本业务以及衍生品等创新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在行业并购重组持续推进的态势下,定增也为部分券商筹集并购资金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聚焦资金用途,多家券商披露了定增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规划。例如,南京证券表示,本次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其中,拟投入不超过13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投入不超过10亿元用于支持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投入不超过7亿元用于信息技术、合规风控方面,投入不超过5亿元用于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等证券,并在投行、资管、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分别投入不超过5亿元。中泰证券也披露,募集资金拟用于发展另类投资业务、做市业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通过定增等方式补充资本金时,不应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应结合该公司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券商应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责主业,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注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推动资本实力与专业服务能力同步提升,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