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圆满落幕。根据广交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内容,本届广交会共有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7届广交会增长7.5%,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21.4万人,增长9.4%,占比69%。欧盟、中东、美国、巴西采购商增长明显,增幅分别为32.7%、13.9%、14%、33.2%。158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12%。550个采购团中,美国塔吉特、法国家乐福、日本似鸟等406家头部企业组团参会,增长7.9%。
不少采购商表示,广交会既是一站式采购平台,也是洞察行业趋势的风向标。
本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6.5亿美元,保持增长势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成交占比超六成,传统市场成交保持稳定。展位前涌动的不仅是采购商的“流量”,也是订单的“增量”与合作的“留量”,洽谈区座无虚席,全球采购商穿梭于各展位,寻觅心仪产品与合作机遇。
第138届广交会上,中国制造正以多元、立体的形象,向世界展示其不仅拥有突破创新的硬核科技实力,也兼备深入生活细节的“精细”基因。广交会的火热见证着中国智造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充分展现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
在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适生物”)的展位前,医学影像通用大模型成为采购商关注的“明星产品”。“广交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德适生物创始人宋宁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希望借助广交会这一全球性平台,与国际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将经过国内实践验证的技术与方案,更快、更好地推向世界,共同推动AI医学影像技术的全球普及与应用。”
在食品展区,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的南瓜山药小米糊成了人气“黑马”。北大荒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此前,籽用南瓜的剩余瓜肉难以有效利用,我们通过深加工技术将其制成营养丰富的南瓜粉,既延伸了产业链,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借助广交会平台,我们把乡村特色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持久动能。”
参展企业在广交会上,依托创新、绿色和智能等一把把“金钥匙”,打开一扇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窗。来自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共同书写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