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2025年中国华电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华电智”大模型。此次发布构建了具有中国华电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以华电智行业大模型为核心,形成AI供给与治理两大能力,夯实6类技术支柱,赋能5大业务领域,衍生300余个智能体。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华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加速人工智能高价值场景落地。针对发电行业新能源出力波动性与间歇性,流域水电站群智慧调度运营,火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发展等问题和需求,该公司经过系统性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华电特色的“1265N”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打造了“华电智”大模型。
“华电智”大模型具有面向应用、聚焦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显著特征,同时,首创了“纵横贯通”的大模型体系:即构建了“行业—专业—场景”三层大模型架构,覆盖了“发电、煤炭、产融、科工”全产业,贯穿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全生命周期,形成“技术—产业—流程”三维一体的华电特色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据悉,“华电智”大模型应用成效显著,其中,全球首创径流预测大模型,助力预测精度提升5%,乌江流域水能利用提高率从近10年均值5.8%提升至10.8%,入选国资委首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率先实现百万千瓦机组无断点自启停控制、宽负荷自动巡航技术指标行业领先,研制了国内首套全栈可信智能分散控制系统,打造了首个发电领域全专业、多场景应用的技术监督模型。
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表示,“十五五”期间,中国华电将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在“沙戈荒”、水风光等高价值场景中的推广应用,构建“AI+电力”协同创新生态,为能源数智化转型及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