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官网11月3日披露对杭州觅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觅睿科技”)第三轮审核问询函,监管部门围绕收入核查瑕疵、外协加工披露前后矛盾、毛利率骤降及业绩持续性三大核心问题连发十余项“硬核”追问,要求公司及保荐机构国信证券20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
境外走访“移形换影” 收入真实性被点名
监管首先剑指中介机构核查程序。问询函披露,保荐机构与申报会计师共走访50家客户,但Dorel Juvenile GroupInc.、LIZHONGXIANG(HK)LIMITED等4家境外客户的实地访谈竟均安排在境内“母公司”办公室;上海摩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却被跨省“搬到”深圳接受访谈。
北交所要求说明境内受访主体与境外客户的法律勾稽、受访人员职务及知悉程度,并逐一核查是否存在其他“地址错位”情形。此外,监管要求批量解析邮件回函IP归属地,确认与被询证客户实际经营地是否匹配,严防“代签”“代回”造假。
14家跨境电商“终端销售”数据引质疑
报告期内,保荐机构共走访14家下游跨境电商,其合计采购觅睿科技产品860.83万台,对外销售764.08万台,终端销售率88.76%。问询函要求披露上述数据获取路径、是否取得客户签章,并评估数据客观性,以验证公司是否存在向渠道“压货”虚增收入。
外协加工披露“打架” 运输费用归零被追问
外协环节信披矛盾成为监管第二把“利刃”。首轮回复称“从公司仓库发往外协厂商的运费由公司承担”,而二轮却改口“运输成本均由外协方承担,故公司原材料运输费用支出为0元”。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关于公司向外协供应商直供原材料时运输成本的承担方前后披露不一致的原因,信息披露是否准确,原材料运费的承担方与合同约定是否一致。
更为敏感的是,第一大外协供应商华宇智迅实控人之一郁华炜系觅睿科技前员工,且华宇智迅主要收入来自觅睿科技,双方厂房相近。北交所要求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在资金流水核查专项说明中补充对华宇智迅、华宇健身、郁华炜及其配偶等大额资金流水核查的具体情况,逐笔说明交易对手方与被核查对象关系、款项发生原因或背景等,并说明取得的相关说明或支撑性底稿;说明未核查华宇智迅另一实际控制人郁焕根资金流水的原因,并补充核查。
毛利率半年骤降4.94个百分点业绩“增收不增利”拉响警报
财务层面,问询函用数据直击盈利“软肋”:2025年1—6月,公司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收入2.99亿元,毛利率却同比骤降4.94个百分点;同期销售单价继续下滑,新增多款低价型号。监管要求区分成品与模组,量化分析售价、成本、原材料价格变化对毛利率的影响,并提示是否存在“以价换量”持续降价刺激销售的情形。
增值服务虽被公司视为“第二增长曲线”,其毛利率却从2022年的24.22%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3.26%,盈利贡献快速放大。北交所要求结合终端付费用户数、套餐结构、平均客单价变化,解释高毛利合理性及增长持续性,并追问模组客户帮助推广增值服务的具体方式与销售费用匹配度。
实控人资金流水中介核查仍待补位
在资金流水核查方面,监管对实控人袁海忠的大额收支仅列性质“分红、买房、银证转账”等表示不满,要求逐笔披露交易对手方身份、款项背景并补充底稿,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是否存在体外资金循环形成销售回款或承担成本费用等情形需明确核查意见。
新产品数量与研发投入背离研发效能遭拷问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逐年攀升,2024年达7166万元,但新产品数量先降后升,研发直接材料投入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监管要求结合产品类型、结构、单项目投入量化说明背离原因,并补充可比公司2025年上半年数据,以判断公司研发效率与行业是否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