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1月3日,“苏超”元年冠军城市泰州举行“全力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以“打造中部支点”为主题,泰州市工信局局长刘江明发布相关情况,并与发改委、科技局、靖江市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有关负责同志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泰州市委宣传部
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泰州的使命定位,而产业是泰州担纲全省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的根本支撑、核心所在。
面对复杂环境,泰州经济稳步前行,产业向新向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8+13+X”产业链群内2598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588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规上工业0.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90.5%,产业链群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撑有力
2024年12月,泰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致力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泰州出台《重点产业链培育提升行动方案》,着力打造“8+13+X”的产业链群。
遵循“链”的逻辑,泰州坚持因链制宜、因需施策,持续推动产业链群体系向更高能级跨越、更优生态演进。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力不断提升,细分领域特色鲜明,创新生态逐步完善,泰锡连生物医药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疫苗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建有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1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40多个,获批投产Ⅰ类新药8个。
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坚实完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稳定在全省的1/2、全国的1/5、全球的1/10左右,特别是优质企业加速领跑,已拥有单项冠军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上市公司3家、过亿元企业50家。
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领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是泰州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前三季度集群完成产值1029.3亿元,预计全年产值达1400亿元。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链式化发展,预计全年产值超1200亿元。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集群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龙头带动、集群共进”态势已然形成。
此外,健康食品产业集群规模位列江苏省第二位,实现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成功转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泰州装备制造业的特色板块,也是规模增长最快的产业;以光伏和锂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泰州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预计全年产值超400亿元。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在深度融合。泰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李国平介绍,“十四五”以来,泰州紧扣建设产业科创强市这一主线,出台产业科创强市“双18条”,构建了产创融合的政策服务体系,布局了“1+1+N”创新平台网络,建立了高效便捷的成果转化机制,优化了内外协同的要素配置格局,为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打造中部支点,各板块同样支撑有力。
靖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佳炜介绍,靖江市正紧扣“大海新晨”产业方向,以“靖江产业未来化、未来产业靖江化”为战略牵引,加快构建以“456”链群为特色、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长江左岸产创融合示范带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泰州市建设中部支点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委员、高港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冯海镛说,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紧扣泰州市委赋予的“中国医药城核心区、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重要使命,坚持制造强区不动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千亿、两千亿台阶。
“‘十五五’时期,泰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统谋划‘十五五’新型工业化规划,加快建设质量效益好、产业竞争力强的制造强市,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刘江明介绍,力争到2030年,全市重点产业链群产值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15万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超1.25万亿元。
大健康产业能级稳步提升
2024年泰州全市大健康产业规模实现3675亿元,2025年有望实现4000亿元的预期目标。
“泰州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刁春宏说。
“十四五”以来,泰州市大健康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医药高新区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十强,新增上市I类新药5个。各类创新平台加快集聚,生命健康泰州实验室正式成立,“中国自然人群示范队列(泰州队列)建设研究”项目入选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南京医科大学泰州医药产业研究院建成投用。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合全药业创新药研发生产基地、赛德力医药离心机智能生产和诊断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阿斯利康增资扩产,修正药业集团华东研发制造中心项目正式开工。扬子江药业集团等3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苏中药业获2023年省长质量奖。
活力释放,离不开改革赋能。目前,泰州全市已建成全国首家药监综合体,审评核查泰州分中心先后获154项赋权;获批药品进口口岸、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创建全省第三个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基地,建成全国唯一的省级特殊医学配方食品质检中心,具备特医食品全项目检测能力。
截至目前,泰州市健康服务加速提质扩容,已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获评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泰州人民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启用。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泰州致力打造“到泰州、泰周到”城市品牌,持续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基础性工程,紧抓不放、久久为功。
围绕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泰州市高位推进市领导联系服务“四重”工作机制,组织实施“产业链培育”和“项目攻坚”两大行动。锚定优化营商环境目标,泰州先后印发实施《2025年泰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监督护航行动方案》,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发展态势向好向优。
今年,泰州市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提档升级“一企来办·泰企通”平台,汇聚各类惠企政策6435条,梳理免申即享政策83条。同时,升级“政策计算器”功能,建成“市级制造强市建设专项资金”申报系统,实现项目申报全流程“线上受理、审核、兑现、反馈”,目前已有200多项专项资金通过该平台申报。建成“高效办成企业一件事”专区,整合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等15个高频事项“一网通办”。
依托“12345”营商环境专线强化政企沟通,泰州市还升级“一企来办·泰企通”平台企业诉求直报模块,创新推出“泰周到·码上办”诉求直通二维码,截至目前,累计受理企业诉求954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为全力破解审批堵点,泰州市印发《泰州市第三方(中介机构)服务领域行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推进涉企中介服务收费摸底排查与清理整顿,累计整治涉企乱收费中介机构31家,立案查处2件。
今年,泰州市人大出台并组织实施《关于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的决定》,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执法队伍建设。市级层面统筹部署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进一步降低检查频率。截至目前,累计扫码录入结果3284次,“综合查一次”平台并办总数2506次,同意联合检查2251次,比去年同期检查频次压降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