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的工作做深做实,助力河南民营企业管理生产经营风险、提升发展质量,10月28日至30日,郑商所联合河南省委统战部、河南省委金融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工商联、河南证监局于郑州共同举办“河南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期货专题)第二期培训班”。来自河南各地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与期货市场品种相关的重点民营企业代表共60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课程设计重点聚焦期货市场功能、套期保值策略、期现结合模式、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等实战内容,特别贴近当前民营企业稳定经营的实际需求。”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现货策略部总经理符如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培训班上,行业内知名学者和期现货专家分享了最新的市场动态、风险管理策略和民营企业运用期货、期权的经典案例,以及金融衍生品业务会计处理制度等内容。
厦门建发物产有限公司期货管理部总经理刘涛在作“企业内控机制搭建及交易风控解读”主题演讲时表示,灵活运用期货、期权工具,企业可以借助期货市场的风险对冲功能,稳定现货贸易利润,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的现货贸易。
“以往,我们在开展大宗商品贸易特别是农产品现货贸易时,买卖双方采用‘一口价’模式约定合同价格,参与期货市场后,我们便采用期现结合的套保模式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后来,行业又出现了内外盘套保、基差交易、基差贸易等模式。”刘涛表示,上述贸易模式的演变体现了国内产业企业对期货市场认识的逐步加深。未来,随着期货市场不断完善、产业高速发展,利用期货、期权工具进行交易和定价的模式还将不断推陈出新。
谈及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合理的风控管理体系,多位与会嘉宾认为,不同性质的产业企业往往不同,如生产型贸易商更加关注不同需求市场的绝对价格,轻资产贸易商则更加关注相对价格和基差价格。产业企业需厘清自身所处的场景,并需具备使用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基础。首先,需对相关产业有足够的了解,在现货市场上有一定的积累。其次,对期货工具有正确的认知,深刻理解使用期货工具的目的是对冲现货风险、保障企业平稳经营。最后,产业企业还需具备专业的期货操作能力,了解现货与期货操作的差异之处。
记者从培训班上了解到,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大多数产业企业已将风险管理提升至战略层面,并逐渐形成了“专业化、分级化、流程化”的风控体系,核心抓手是“严格控制现货风险敞口+灵活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