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沙“AI构建世界,智能引领未来”1024程序员节上,开源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微内核龘EasyAda V2.3与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EasyXMen V25.10新版本发布。同期,北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行新版本媒体说明会,双城联动见证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的关键进展。
全球汽车产业正迈向智能化、网联化,亟需构建开源开放的全栈操作系统,实现软硬件协同,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开源”已成为贯穿从战略到实践的核心纽带。2023年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推出“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旨在通过开源平台汇聚生态力量,推动技术创新,构建安全生态体系,筑牢产业安全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在媒体说明会上指出:“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开放、公平的国际市场环境,更需要以‘安全’为前提的行业协同。开源模式用开放打破封闭,以协同替代孤立,不仅是打通产业链条、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手段,更是构建智能汽车产业协同生态、降本增效、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同时,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助理罗彤在1024程序员日发布会上指出:“开源技术的每一次版本迭代,都旨在解决行业共性痛点。通过开源共建,我们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创新效率。”截至2025年10月,开源小满社区已汇聚467家企业、189所高校,下载和克隆总次数16922次,社区累计访问数107288次,彰显了开源生态的凝聚力。
开源龘微内核V2.3:以形式化验证技术筑牢安全防线,实现可靠性飞跃
开源龘微内核EasyAda作为全球首个开源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微内核,自2023年2月启动开源工作以来,持续迭代升级。本次发布的V2.3版本最大的亮点是安全性提升——采用了形式化验证技术,这是汽车操作系统领域的重要突破。
形式化验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义的软件系统行为规范(形式化规约),再用数学方法证明软件系统符合行为规范。这意味着它能够覆盖可能的输入和系统状态,确保软件的可能行为都经过验证。形式化验证还能够在设计和编码阶段进行,以便于更早发现问题,减少后期错误修复的成本。
普华基础软件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肖堃解释道:“在安全关键系统如智能汽车、飞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领域,软件正确性至关重要。形式化验证能够发现深层次错误,如复杂逻辑错误、不符合规范的状态转换等,这是传统测试难以做到的。”
开源小满V25.10:多核多分区架构释放硬件潜力,赋能复杂车控场景
开源小满EasyXMen作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于2024年10月24日正式上线。本次发布的V25.10版本以多核多分区为核心升级,应对车规MCU(电机控制单元)从单核向多核演进的技术趋势。
普华基础软件战略研究院总监梁浩博士指出:“MCU多核软件的核心是释放多核硬件并行计算能力,解决核间协同、任务调度和安全隔离等关键问题,作为硬件与应用的桥梁,没有它硬件优势无法实现。”
开源小满V25.10除了多核多分区升级,还增强了系统监控、内存管理、E2E数据保护等功能栈性能和模块。梁浩强调:“得益于全面多核支持、性能升级和功能完善,该版本不仅能支持传统ECU开发,还能满足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等复杂控制器的需求。”
应用实践与生态建设: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协同
开源车用操作系统价值不仅在技术升级,更在于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普华基础软件通过开源“星辉计划”构建全流程生态体系,涵盖芯片协同、工程服务、测试认证、量产应用、人才培育。芯片协同体系联合国内外芯片厂商,建立统一接口和验证机制,推动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与芯片深度适配。面向国际芯片厂商,积极开放合作,洞察中国汽车软件市场趋势,如普华基础软件与英飞凌基于Drive Core合作,近期将完成在TC4Dx的适配。面向国内芯片厂商,协同创新助力国产芯片与车用操作系统融合,重点支持RISC - V等自主可控架构。
目前,小满已完成180余款国内外芯片适配,开源版本含英飞凌TC397等芯片示例工程。阿里巴巴达摩院基于小满完成RISC-V适配,共建全球RISC-V软硬协同生态。
产业价值与未来展望:开源模式引领汽车软件创新
此次开源车用操作系统新版本发布,标志着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进入新阶段。龘微内核V2.3提升安全性,筑牢智能驾驶可信根基;小满V25.10升级架构,释放硬件潜力,满足复杂场景需求。开源模式是关键路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开放协作加速创新,生态聚合推动标准与人才。
杨中平强调,开源共建很重要,行业协同任务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呼吁国内外企业及科研机构深化安全为核心的开放合作,完善安全标准,推进技术研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