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01:45:20 股吧网页版
花旗集团中国区总裁、花旗银行(中国)行长张文杰:以全球网络与本土智慧 加固跨境金融护城河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李颖超

K图 C_0]

  金秋时节,花旗集团中国区总裁、花旗银行(中国)行长张文杰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这也是他履新之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这位职业生涯始于本土,在外资银行从业二十载的金融家,今年7月重归花旗,在中国市场开启新章。“这既是一次战略回归,也蕴含着新的思考。”谈及以中国区新掌门身份重返花旗时,张文杰表示。

  在回归中开启新航程

  证券时报记者:您此次以“掌门人”身份重返花旗中国,个人需完成的核心转变是什么?又该如何定义花旗在中国金融生态中的坐标?

  张文杰:虽然我20年前曾在花旗短暂工作,但此后我一直在主流外资银行深耕,让我可以长期从外部观察花旗。我十分欣赏花旗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使命和企业文化,这是促使我回归的重要原因之一。

  花旗的全球网络始终是核心竞争力——覆盖180多个市场,在90多个国家拥有本地团队,是市场上最全球化的银行之一。如果说个人核心转变,就是既要传承花旗在中国的理念与历史,更要回应市场的新变化。

  花旗的独特定位在于其无可替代的全球化网络和高度统一的跨境服务能力。花旗不仅服务于跨国公司在华运营,更重要的是助力中资企业出海,以及帮助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看待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全球资本“引进来”过程中的机遇?

  张文杰:这一轮中资企业出海呈现出显著的新特征:早期主要是央企、国企在资源与基建领域出海,如今科技行业(包括电商、金融科技)、先进制造业(电池、电动车等)的民营企业成为新生力量。

  花旗很早就洞察到这一变化,在东盟、拉美、中东等关键经贸通道提前布局。例如,在东盟主要国家都有花旗驻地机构,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在非洲等新兴市场的中国企业海外服务处建设,跟随客户走向“全球南方市场”。

  同时,伴随国际资本始终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作为他们在海外的主要服务银行,花旗通过托管、经纪、融资等服务,帮助他们参与中国的投资机会。另外,花旗也积极协助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化对接、进军国际资本市场。过去10年,花旗帮助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融资规模达1000亿美元。

  在复杂市场中构建确定性

  证券时报记者:在花旗全球战略聚焦的背景下,中国市场被赋予了怎样的核心使命?未来3到5年,您计划将资源重点投向哪些关键赛道?

  张文杰:中国是花旗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二大市场,营收在日本、北亚以及澳洲区域排名靠前,增长依然强劲。这让我们能更踏实地制定长期规划。

  未来,资源布局将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紧跟中国政策方向,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科技现代化、AI与大模型等赛道;二是强化在关键经贸通道的覆盖——包括东盟、拉美、中东地区;三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花旗全球产品与服务更灵活地适配本地需求。

  证券时报记者:花旗即将举办第二十届中国投资峰会,本届峰会最希望向市场传递什么核心信息?

  张文杰:这次峰会是花旗首次以如此规模呈现——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范洁恩(Jane Fraser)将携数位执委会成员来华,涵盖国际业务、金融服务部、银行业务部、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线负责人。

  这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花旗全球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承诺。我们希望通过峰会,加深客户交流,促进国际投资者与中国行业领袖、政策制定者的对话,充分体现花旗支持客户在本地和全球发展的决心。

  穿越周期的领导力与传承

  证券时报记者:在“增长”与“风控”的平衡中,花旗中国将如何建立动态平衡?面对中资同行竞争,最应坚守的护城河是什么?

  张文杰:我们始终坚持“负责任的增长”,在风险偏好框架内开展业务。这体现在对“正确客户和正确交易”的选择上——更看重与客户的长期合作,服务其全生命周期发展,而非短期单次交易。

  面对中资同行,我们持开放心态,实际上双方在很多领域是合作共赢的关系(例如美元清算)。花旗的核心“护城河”仍然是高效统一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无论是中资企业出海,还是国际资本进来,这都是我们差异化的价值所在。

  证券时报记者:作为花旗在华首席代表,您将如何精准扮演“双向桥梁”的角色?

  张文杰:关键在于及时充分地沟通。我们需要确保全球和区域决策层能准确了解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这既是中国管理团队的责任,也是深植在我们业务流程中的要求。

  花旗的“全球本地化”模式不是一刀切,而是需要本土与全球的持续对话,确保在统一框架下充分考虑中国市场的特殊性。11月的峰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全球高管来华,就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市场感知。

  证券时报记者:2025年,花旗在华步入第123年。您认为支撑花旗中国穿越周期的“百年基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写下属于您这一任的鲜明章节?

  张文杰:花旗的“百年基因”,体现在对创新与变化的应对能力,以及深厚的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上。同时,我们对本土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从管培生计划到各层级员工的持续培训,构建了强大的人才梯队。

  作为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我希望能在传承花旗核心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团队提升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和响应速度,更好地服务客户在华深耕和出海开拓的需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