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正式开幕,来自内地金融监管部门官员、香港特区政府金融官员,以及全球数十位大型金融机构高管齐聚一堂,热议当前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出席本届峰会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先后发表讲话,就此前内地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等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今年的香港金融市场表现异常亮眼,股票市场上,平均每日交易额超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前10个月完成80个IPO项目,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位居全球第一。李家超表示,为了保持这一步伐,香港积极推动许多改革,允许海外公司融资贸易风险管理提升效率,并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
回顾内地市场,去年以来,我国大力出台一揽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其落地成效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
陆磊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还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养老再贷款,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方面,李明总结了“十四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三大成就:一是行业准入全面放开,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数量大幅增长;二是市场互联互通深化,截至目前已有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与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三是产品开放稳步推进,已有24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
当前全球经贸秩序和金融体系面临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如何准确把握国际经济金融大势,全面落实“十五五”规划建议关于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推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周亮表示,将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与保险连接证券;推动大湾区金融服务便利化,发挥香港在贸易、航运、金融领域的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探索更多合作模式;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依托香港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内地与香港将加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合作,借助香港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优势,推动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国际化;借鉴香港保险经验发展内地养老金融,加强绿色金融规则衔接,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经验。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正成为不少外资投资机构的共识。对此,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热忱欢迎更多国际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