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11月4日在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
加强资本跨境流动和风险监测
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我们将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常态化沟通,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李明说。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将着力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股通,积极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坚定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与包括香港证监会在内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加强资本跨境流动和风险监测,推动信息共享、政策互商、处置协同,坚决防范风险跨境传染与共振。同时,在IOSCO框架下,共同推进全球资本市场治理改革,推动资本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韧性。
李明表示,展望“十五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资本市场自身看,A股总体保持回稳向好态势,今年以来主要指数平稳上行,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19万亿元,其中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约2万亿元,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
李明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随着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持续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双增,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1万亿元,再创同期新高;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4.1%,较去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在稳健性日益成为资产配置的优先选项和稀缺资源的当下,具有强大韧性的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将提供不可替代的投资机遇。希望国际机构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发现投资价值,抓住机遇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二是做改革发展的贡献者。“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与时俱进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投融资服务,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国际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分享有益经验,提出宝贵意见。”李明表示。
三是做市场稳定的维护者。稳定和安全是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保障。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加大,在风险再定价、全球资本再平衡过程中,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仍将面临复杂深刻变化。李明说:“希望国际机构在华投资展业,始终坚持以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为第一准则,坚持长期主义,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协作,参与构建多元共治的风险防控体系,共同筑牢资本市场安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