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央银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香港在国家总体金融改革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是我们的重要任务。”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同有关方面在深化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陆磊重点提及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二是积极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三是推动开户、跨境支付、征信等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
其中,在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方面,陆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响应市场诉求,会同各方不断优化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今年以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内地开展债券回购,在香港推出以债券通债券为抵押品的离岸债券回购业务,推动债券通债券在香港市场成为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同时,优化互换通,扩充报价商队伍,提高交易净限额,由每日200亿元提升到每日450亿元,便利境外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
一组数据见证了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成效。据陆磊介绍:截至9月末,已有1176家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覆盖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持债规模达3.8万亿元;截至7月末,16.46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了跨境理财通业务,汇划金额达1209亿元;截至8月末,互换通累计交易达1.5万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8.15万亿元人民币;在黄金市场方面,今年6月,中银香港的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指定仓库已经投入使用。
在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方面,陆磊提到,今年2月,支持香港金管局基于常备互换协议,推出总规模1000亿元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并于10月升级扩展资金用途,为在港商业银行提供稳定、低成本的人民币资金来源。9月末,该项安排下已累计发起交易近3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会同相关部门在香港市场提供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离岸市场的产品体系。”陆磊表示,今年1到9月,已在港发行7期2550亿元央票,央票余额为1700亿元,较上年末又增加了300亿元。
在推动开户、跨境支付、征信等金融服务互联互通方面,陆磊介绍,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已扩大至8家银行。截至7月末,港澳居民累计开立Ⅱ类、Ⅲ类银行账户47.5万个,交易金额达418亿元,72%的账户绑定了移动支付,极大便利了港澳居民在内地的就学就业和生活。此外,截至9月末,78家在深圳的港资企业获得了银行融资21亿元。
陆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各部门,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建设,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同时,将不断推动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