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车如皋造。日前,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作为外商投资中国的标志性项目,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项目从开工到试制车辆下线仅用近2年时间,如皋相关方面始终坚持真情服务、贴心护航,得到了瑞典合作伙伴们的称赞。
滨江临海的如皋正在张开双臂,主动拥抱经历“新四化”巨变的世界汽车产业。目前,如皋已经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为“双翼”,构建起整车制造“领航”、关键零部件“护航”的产业矩阵。如皋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凭借“龙头引领、链条完整、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如皋在“十五五”期间将全力构建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公路之王”落户如皋
10月15日,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瑞典企业斯堪尼亚是目前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之一,拥有134年历史,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汽车业享有“公路之王”的美誉。2020年,我国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后,斯堪尼亚成为首个以独资模式在华生产的欧洲重卡品牌。
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是斯堪尼亚继欧洲、南美之后全球第三个生产基地,总投资20亿欧元,占地500多亩,包含了动力总成在内的完整整车生产工艺流程,并设立研发中心,年设计生产能力5万辆,生产的卡车产品除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将出口亚洲市场和其他国家。
传拓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堪尼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莱文介绍,斯堪尼亚将深度融入中国市场,积极分享技术专长、创造就业机会,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更好地满足中国乃至亚洲市场多元化专业运输需求。
“除已落户的瑞典外商独资链主企业斯堪尼亚外,50亩先导区相继落户际弘、麦杰、颖拓、瀚祈等4家企业,实现对外销售2100万元。”中瑞(如皋)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负责人介绍,园区瞄准斯堪尼亚上下游核心企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力争集聚一批汽车及零部件、电力及智能装备等优质产业项目。
追赶汽车“新四化”
6月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活动在如皋启动。
在如皋,近年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据统计,2024年,如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应税销售14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比重的8.7%。应税销售同比增长13.2%,实缴税金3.7亿元。
如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拥有规模以上企业83家、亿元企业36家,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产业链,产业链的代表企业除了斯堪尼亚,还有双钱轮胎、江苏华永等。围绕汽车产业链,如皋还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2家。
“如皋将努力构建千亿级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如皋市副市长唐林林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方面,如皋要以斯堪尼亚国产化提升为契机,发挥品牌效应,深度挖掘斯堪尼亚全球供应链体系,吸引一批关联实力企业入驻产业园。
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方面,唐林林介绍,如皋要依托整车,追赶汽车“新四化”浪潮。立足斯堪尼亚整车基地,聚焦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打造核心产业群。如皋欢迎产业链相关伙伴携手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整车研发制造领域,如皋将强化斯堪尼亚优势,提升商用车性能与品牌,依托基地带动产业聚集,支持配套企业就近协同。同时,如皋将支持攻关整车设计、节能、安全、智能等核心技术,提升研发能力,吸引技术团队联合攻关。另外,如皋还将结合氢能技术,引进自卸车、清扫车、高空作业车等特种车企业,支持这些企业落地建产。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如皋将巩固传统部件优势,发展轻量化底盘、电控系统、空气悬架、车用芯片等,推进发动机项目,支持核心部件企业补链强链。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前沿领域,如皋将支持壮大新能源和智能化零部件产业,拓展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推动驱动平台标准化,扶持新能源技术企业。如皋还将支持智能网联相关企业布局智能网联部件,研发车联网整车控制器,探索L2+自动驾驶传感设备、车载终端,力争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