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06:02:01 股吧网页版
郑州 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实践 构筑中部地区万亿级产业新高地
来源:人民日报

  秋日,走进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随处可见汽车零部件厂房。入内,机器响声不绝。路上,一辆辆货车载着汽车零部件驶向远方。

  中牟县位于郑州市东部。以前,中牟是农业县,缺产业。而今,随着郑州全力发展汽车产业,郑州日产、比克电池、郑州飞龙等上百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落户中牟。

  中牟之变,是郑州推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生动缩影。

  目前,郑州拥有宇通客车、郑州比亚迪等7家汽车整车企业,以及福耀玻璃等150多家配套企业,配套产能超260万辆,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获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获批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正朝着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阔步前进。

  前瞻布局内外联动

  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初期,郑州便抓住了机遇。2014年起,郑州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抢抓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建设机遇,将汽车制造产业链列为重点培育的20条产业链之一。

  对外引龙头,在引进增量上求突破。郑州大力招引比亚迪、上汽等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落地落户、扩大投资。2021年9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签约比亚迪,37天项目开工、17个月投产,2023年投产当年产量突破20万辆,当年完成产值334.7亿元。2024年,郑州比亚迪整车产量达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其生产基地自动化率达98%,平均“30秒就能下线一个动力电池电芯”“不到一分钟下线一辆车”。

  对内促转型,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郑州积极引导宇通客车、郑州日产、东风日产等企业,面向新能源全面转型,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提高产能利用率;鼓励海马汽车等企业,通过战略合作、联合研发等方式,盘活闲置产能。

  目前,全市汽车产业主要布局在郑州经开区、中牟县、管城回族区、荥阳市4个整车集聚区,同时,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郑州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专项推动,统筹全链条发展。郑州先后制定出台《郑州市培育壮大汽车制造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产业规划、要素保障、项目落地等维度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谋事之要,关键在人。郑州建立“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八清单”工作机制,明确产业链招商、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协同创新、产业链协作等八大任务,形成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的工作闭环。

  同时,郑州主动作为,积极落实新增产业投资项目用地,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支持企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提速推进郑汴洛濮氢走廊郑州节点建设;深化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推动智能网联车辆规模化测试,累计开放测试线路105.33公里……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补短锻长创新驱动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面对产业变革机遇,郑州着力补短板、锻长板,以产业集聚为引擎、创新突破为变速杆,在新能源赛道上踩下油门。

  针对企业反映的“关键配套企业数量不足”的问题,郑州着力补强,聚焦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中牟县、郑州高新区,全力推进“4+N”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实现汽车配套产业与汽车整车产业规模量质“同步提升”。

  现在,郑州市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达150余家,包括中创智领、深澜动力、郑州比克等,涉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底盘件、汽车玻璃、汽车座椅等系列产品。

  面对“汽车自主研发能力有待加强”的需求,郑州立即行动,瞄准新能源“三纵三横”核心技术领域(三纵即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三横即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吸引企业、高校在郑州设立研发中心、研究院,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促进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形成良性循环。

  近几年,郑州建成企业技术中心、整车试验中心、新能源整车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技术平台16家、省级重点研发平台39家,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

  针对“新能源汽车普及亟须提速”的期待,作为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郑州积极响应,在公交、出租、公务等领域开展新能源车辆推广,实现主城区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全面新能源化,主城区环卫车和出租网约车的电动化率达到70%以上。

  借助消费品“以旧换新”,郑州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节、活动周等促消费活动,加码汽车换新补贴,新能源车补至高2万元;加快完善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中原超充之城”,目前,全市充电设施规模突破20万个,建成加氢站30座,并在城市核心区形成半径小于1公里的公共充换电网络。

  回应“配套支持力度尚可优化”的建议,郑州持续发力,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形成现代化汽车金融服务体系;依托郑州国际陆港等物流枢纽,打造“多式联运+仓储服务+国际物流”一体化的现代汽车物流基地;先后举办2023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郑州国际赛车嘉年华·2023年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郑州站比赛等赛事,成功举办郑州国际车展、大河国际车展、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等活动。

  多方协同,成效斐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郑州已迈入全国第一阵营。2024年,郑州市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8%,下线新能源汽车62.6万辆,同比实现翻番,汽车总产量突破110万辆。

  锚定目标实干争先

  郑州明确并持续推进汽车产业2025年发展目标:力争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加速推进产业规模向万亿级迈进。

  推动整车扩量提质。加快释放比亚迪、上汽等项目产能,推动智行盒子汽车新车型量产,进一步加快宇通客车、比亚迪、东风日产项目投产和落地步伐。

  提升核心零部件供给能力。提升比亚迪、上汽动力电池项目产能,加快推进比克大圆柱电池项目,加快引进汽车电子、车用传感器类企业。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支持龙头企业新设研发中心,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技术中心。

  开展各类示范试点工作。协同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和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以公交、环卫领域为切入口,审慎开展智能辅助驾驶车辆规模化测试示范,抢占产业未来发展先机。

  秋日里,行走郑州,可以看到郑州汽车产业的崛起之路,也可以观察中国汽车产业、制造业的奋进轨迹。新时代的郑州,承载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炽热希望。

  数据来源: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