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06:43:20 股吧网页版
大武夷文化旅游圈持续带动业兴民富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发挥武夷山“双世遗”、首批国家公园所在地优势,推动茶文化、朱子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快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有力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为了让行色匆匆的“过客”,成为流连忘返的“住客”,南平以茶为媒、以文为魂,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

  金秋时节,走进武夷山市星村镇“武夷山观茗宿客栈”,茶香四溢,武夷茶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每到周末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客栈负责人王慧亚介绍,客栈主打茶旅融合,游客入住其中不仅能品岩茶、尝茶膳,还能在观景阳台上欣赏大王峰美景,体验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宁静。

  除了馥郁醇厚的茶文化,南平所蕴藏的朱子文化也得到多元利用,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建阳区麻阳溪畔的考亭书院是朱熹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不久前,这里举行的一场朱子经典诵读会吸引了众多目光:身着汉服的学生诵读朱子的经典著作,随后拿起毛笔临摹朱子的书法作品。来自浙江温州的刘先生说,通过带孩子参加研学活动,对南平历史、朱子文化有了全新认识。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建阳建本雕版印刷的发源地,书坊乡素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美誉。书坊乡乡长王东新说,近年来,当地加快开发建本文化研学课程,积极对接省内外中小学团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2024年5月以来,书坊乡已接待研学学生1.61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90万元。

  南平旅游经济持续升温。2025年上半年,南平市接待游客总量达4545.02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游客旅游总花费493.15亿元,同比增长16.6%。

  朱子衣袂随水波升腾,水幕豁然洞开,全息投影的摩崖石刻忽而蝶化,化作漫天荧光星雨……以朱熹成长故事为主线的文旅舞台剧《月映武夷》成为新晋打卡点。该剧自今年5月上演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超6万人次,成为南平市文旅新名片和朱子文化新IP。

  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说,南平把打造大武夷文旅品牌作为全域文旅总体战略,高起点做好整体性规划,市县统筹、整合资源、串珠成链,形成全域发展新格局。

  对内,跳出武夷看武夷,以构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载体,谋划打造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串联114处文保资源、83个非遗项目、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统一打响大武夷IP。对外,跳出南平看南平,主动加强与闽浙赣等周边世遗地对接协作,开通“赣闽风华”银发主题旅游列车,发行世遗旅游年卡,推动市场共拓、线路互推、游客互送。

  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文谦介绍,为了让游客更好体验大武夷的生态人文之美,南平以巩固提升武夷山主景区为核心,重点打造“国家公园探秘之旅、采茶制茶体验之旅、朱子文化研学之旅”三大特色文旅产品,推出总长251公里的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游、66公里的崇阳溪漫游道骑行游、18.3公里的星村茶香径徒步游三种游玩线路。

  经过多年持续打造,南平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已初步形成。受访专家建议,从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康养旅居地、发展研学旅游等角度入手,推动南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国研智库”特邀顾问张海燕认为,南平在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上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建议借鉴张家界开拓韩国市场的经验,集中力量在一两个重点客源国取得突破。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大使祝善忠建议,南平可依托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研学旅游机构,加强与相关研学联盟的合作,开发港澳台青少年研学市场。“可与省内外高校加强合作,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大武夷开展文化研学体验活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