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06:51:00 股吧网页版
完善现代流通网络畅通双循环
来源:经济日报

  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打破地域壁垒、破除市场藩篱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是充分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对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等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为更好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现代流通网络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卡点的关键载体。一方面,以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为代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有效缩短时空距离、降低流通成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大动脉”,能有力促进要素跨区域高效流动;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为特征的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打通了流通末梢“毛细血管”,有助于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资源优化配置。必须深刻认识“物畅其流”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连接断点、打通堵点,建设完善现代流通网络,推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为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供支撑。

  完善现代流通网络意义重大

  现代流通网络由“战略支点城市+骨干流通走廊”组成,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生产和消费的规模、结构与时空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加快形成高效畅通、内外联通、安全互通的现代流通网络,能够发挥现代流通体系对商品和资源要素的规模化组织优势,推进区域间流通设施网络和组织运行方式协同发展,进而有效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循环。

  一是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循环。国民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现代流通网络作为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通道+枢纽+网络”的立体化布局,推动商品和服务高效流动。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骨干交通网络和冷链、电商快递、即时配送等专业化物流体系协同发力,能显著消除时空错配和环节冗余,提升信息传递的精准性与及时性。这不仅能有效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库存积压和供应链中断等风险,而且能将生产端至消费端的时间压缩至以“天”甚至“小时”计,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降,加快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二是有效破除市场藩篱。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规则统一、设施联通、竞争充分,然而现实中还存在诸多壁垒,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仍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流通网络,能够通过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打破不同地域物理上的障碍,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优化配置;统一的流通标准和相关政策,也能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逐步营造跨区域、无差别的市场环境。

  三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利于商品和服务在各个环节更加顺畅地流动,有利于打破产业间壁垒,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要看到,社会物流成本不等于物流直接成本,而是指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现代流通网络通过优化流程、智慧调度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以及交易成本,有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既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流程再造,实现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无缝衔接与实时监控,又能依托新技术建设网络货运平台,实现精准调度,避免资源错配和运力浪费,同时推动制度创新与统一规则落地,减少因政策差异导致的额外成本。可以说,现代流通网络不仅贯通物资人员流动,而且牵引着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统一,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有效打通超大规模市场堵点

  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激活全局的关键突破口。现代流通网络是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支撑,以设施高标准联通为基础,以要素顺畅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为核心,以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为目标,以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为保障,着力打通超大规模市场目前存在的堵点卡点。

  在推动设施高标准联通上,现代流通网络在硬件方面,能通过建设涵盖高铁、高速公路、港口群、航空货运枢纽和物流节点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有效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实现物流通道的全链条贯通;在软件方面,能够通过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标准和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运输状态、库存信息等关键数据的实时共享,显著提升商品流通效率。

  在推动要素顺畅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上,现代流通网络不仅承担着商品流通的功能,而且是资本配置、技术扩散和数据流转的重要载体。特别是物流节点发挥着资本配置和技术交易平台的作用,数据能实时驱动资金流向和调整技术应用场景,整个网络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频次、更细颗粒度上实现要素优化配置,推动资本增值、技术扩散、数据沉淀。

  在推动建设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上,现代流通网络能有力推动城乡区域市场一体化。电商物流和冷链物流打破了地域限制,重塑了产销格局,使商品能够快速通达全国。标准化托盘、周转箱和仓储设施的推广应用,推动实现不同地区物流作业的无缝衔接,减少了人为干预和资源损耗。物流环节的规则统一也成为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既能提升流通效率,又能促进市场规则的一致性。

  在推动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上,现代流通网络有效创新监管模式。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为商品赋予“数字身份证”,推动实现全链条溯源、信用评价、智能检测。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有效整合运输、仓储、金融等数据,实时监测市场交易行为,能够精准识别和处置市场违规现象,既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又避免监管过度。

  系统推进完善现代流通网络

  构建和完善现代流通网络,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从顶层设计、数智转型、制度改革、企业培育等维度系统推进。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坚持全国一盘棋,实现“全国一张网”布局,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审批和联合监管机制,制定全国统一的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标准和规范。推进区域协同共建,可考虑对物流枢纽、仓储配送、冷链设施等关键节点实行统一立项、分省实施、联合验收,推动省际设施共建、数据共享、政策协同。同时,需压实主体责任,重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成效,重点补齐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的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整合邮政、交通、商贸等资源,构建全域覆盖、高效衔接的城乡末端配送网络,全面打通流通微循环。

  二是推动数据要素创新应用。系统推动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物流仓储、运输配送、供应链管理等全链条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构建以车路协同、仓网联动、云端决策为特征的智慧物流新范式。重点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全面集成并实时采集跨地区、跨部门、跨企业的物流运行数据,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共享机制。通过数据要素的有序流动与高效配置,实现物流全过程动态监控、智能调度与辅助决策,显著提升流通体系整体效率与韧性。

  三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个重要指向是系统破除行政性垄断、区域壁垒和制度性障碍,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需进一步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推动跨区域协同监管,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同时,大力推进物流技术、服务流程和管理标准的统一,推动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和标准化实践,不断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深化标准国际合作交流。

  四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构建集采购、物流、销售、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生态体系。积极促进各类企业联合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跨境电商运营中心等重要基础设施,打造以“干线航线+关键枢纽+海外仓配”为支撑的全球物流网络。深度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推动中国物流标准、技术解决方案以及高性能装备“走出去”。

  此外,还需布局建设一批“平急两用”物流枢纽,建立极端情形下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和资源调配机制,完善预案管理、运力储备与跨区域协同保障相关机制,全面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物资调运与供应链恢复能力。

  (作者系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