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黄浦江畔热闹非凡。8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年年举办、从未间断且常办常新、越办越好,充分显示了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凸显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共享市场机遇的开放胸襟,也是中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生动实践。
对外开放是进博会的筹办底色和鲜明特征。今年进博会的特殊背景在于,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了专章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举措。中国通过进博会等平台,持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开放创新,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展现了中国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的成果。
进博会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一道桥梁。背靠中国大市场,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助力各国企业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困局。本届进博会创新打造了“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品牌,举办“出口中国”系列活动,这些足以彰显中国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大力提振消费被置于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过20万亿元的进口……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为国际投资者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也是进博会“磁力”所在。今年进博会企业展进一步扩容,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人心所向。作为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举办进博会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但世界绝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不同的要素、商品与服务实现更加便利的跨国界自由流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并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过去5年,中国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明显增多,外企用行动对中国市场、对自由贸易投下信任票。
东风浩荡,征程万里。“越办越好”的进博会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脉动始终紧密联系,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期待更多企业搭乘“进博号”快车,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书写更多“双向奔赴”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