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庆市税务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成长,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领域表现尤为亮眼。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最新发票数据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好,‘劲头’十足。”重庆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实施,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3.8%、35%。
走进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数机器人”),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作为重庆市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该公司近年来加大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不仅推出了全球领先的70KG大负载机器人,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示工业协作焊接技术,并斩获“机器人+”标杆应用场景称号。
“企业在前发力,国家政策支持在后助力。”其财务主管朱阳平表示,税务部门根据企业研发项目进度,开展“政策解读—研发归集—风险提示”全流程辅导,确保公司准确享受优惠政策,防范政策适用风险。今年前三季度,华数机器人营业收入已突破7000万元,同比增长14%。
助力科技创新,重庆市税务局推出17条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编发了《支持科技型企业税费政策摘要》《科技型企业涉税疑难问题解答集》《专精特新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依托税收大数据开展精准推送,优化“政策找人”机制,今年前9个月分批次精准推送税收政策和风险提示超248万户次。
目前,随着重庆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对接产业链条,科技资源要素加速流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落地。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作为科技要素整合和价值转化重要阵地的科研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9%、7.9%,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1%。同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反映重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深入推进。
上游新闻记者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