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盘面上,海南板块、电网设备、免税概念、特高压、噪声防治、煤炭行业、智能电网、抽水蓄能、电池板块涨幅居前,MLOps概念、重组蛋白、量子科技、Kimi概念、数字哨兵、EDA概念表现不佳,领跌市场。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上涨0.05%,报3962.04点;深成指下跌0.15%,报13155.62点;创业板指上涨0.17%,报3139.53点;科创50指数下跌0.53%,报1379.94点;北证50指数下跌0.01点,报1528.78点。全市场上涨个股有3032家,下跌个股有2216家,58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11365亿。
今日要闻
央行最新动作!已重启国债买卖 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预告称,将在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鉴于当月有7000亿元3个月期品种的到期量,本次操作意味着11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为等量续作。
全线崩跌!投资大佬“杀疯” 大举做空“AI大牛股” 泡沫破了?
因电影《大空头》而闻名的投资者Michael Burry正大举做空英伟达、Palantir,其针对这两只个股的看跌期权名义价值合计超10亿美元,占到了公司投资组合权重的80%。在此之前,他曾向散户投资者发出了一则关于市场狂热的隐晦警告。
三季报披露完毕,“国家队”的持仓线路图也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国家队”资金(包括证金公司、中央汇金、证金资管,下同)重仓持有超222只A股股票,合计市值逼近4万亿,金融股依然是“国家队”的最爱,前十大重仓股中,除了中国神华之外,其余9只均来自金融板块,持仓市值最大的个股是农业银行,截至三季度末的市值过万亿。
“黑色星期二”!高估值担忧引发全球风险资产重挫 国际资本仍看好中国资产
全球风险资产经历“黑色星期二”,不过,多家外资机构均在近期表示,看好中国股市。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近期市场波动加剧,但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因为整体盈利逐步复苏、各类场外资金持续净流入市场、科技叙事助力估值重构以及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建设等中期股市上行驱动力未变。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LME铜价有望在10000美元/吨以上充分展现向上弹性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存量项目接连发生重大扰动、增量项目遭遇瓶颈的背景下,2025Q3全球主要铜矿企业产量同比下降近5%,Q4有望延续收缩。原料短缺以及潜在“反内卷”将助力Q4国内精炼铜供给收缩,叠加需求平稳,国内库存有望温和去化,而明年供给低迷以及需求稳健将助力全球精炼铜供给缺口拉阔50%,LME铜价有望在10000美元/吨以上充分展现向上弹性。推荐铜板块配置机遇。
华泰证券:展望2026年玻纤、碳纤维和电子新材料有望延续高景气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截至2025年10月31日,建筑建材整体跑输万得全A,但建材相对跑赢沪深300,主要是板块仍处于基本面震荡巩固进程。展望2026年,研报认为:1、水泥玻纤的价格企稳,有望向地产链和其他顺周期板块延伸,主要得益于国内需求降幅收窄+行业供给阶段性出清见底;2、服务于高端制造的洁净室工程、特种电子玻纤布和电子玻璃基板等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建议三条主线:1、受益于出海但尚未被充分定价,即收入同比持续改善的低估值公司;2、地产链风险出清较充分、且收入或盈利能力拐点的烟蒂股;3、有望实现国产化的新材料公司。此外,研报也看好寻求跨界转型的优质细分个股。
中信建投:三季度通信行业机构持仓创新高,持续推荐AI算力板块
中信建投发布通信行业三季报综述研报称,2025年三季度,通信板块营收、净利润增速同环比均提升,AI算力板块表现亮眼,公募基金和北向资金通信行业持仓市值占比分别达6.87%和2.82%,均创历史新高。目前申万通信PE-TTM为43.41,处于5年以来96.53%分位点,处于10年以来67.26%分位点。虽然随着预期落地,三季报后板块有所调整,持续推荐AI算力板块,包括北美算力产业链与国内算力产业链的核心公司。此外,建议关注AI应用板块,包括端侧AI的进展,以及前期涨幅不大、未来可能改善的海缆及光纤光缆板块,军工通信板块,国内外巨头纷纷加码的量子科技板块。
开源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将从“资产重估”进入到“盈利修复”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认为,在2025年开启“资产重估”后,2026年前后更可能出现“平顶慢涨”,“平顶”后迎来“盈利修复”慢涨行情。即证券化率上行后,资本市场寻找新的稳定中枢。证券化率的稳态中枢预计仍将继续上移,基于政策提升资本市场参与度、地产资产替代、中长期资金三重驱动力,中枢抬升幅度或较为显著。韦冀星表示,“科技为先”是贯穿本轮行情的最强主线,具备相对盈利优势、海外映射、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上行三大中长期占优的条件,但2026年行业表现会比2025年更均衡。“盈利修复”慢涨的顺周期机会重点在于PPI。红利风格在2026年的表现会优于2025年。
银河证券:科技消费品创新带动新需求
中国部分科技消费品如无人机、扫地机、全景相机、智能割草机等,在国际市场具备领先优势。科技消费品创新带动新需求,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同时,AI与消费行业的融合已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主线,如AI+具身智能衍生出服务机器人、AI玩具等,各种创新产品和服务快速发展,值得期待。
中金公司:预计2026年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同比保持平稳
预计2026年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同比保持平稳,主要源自净息差压力进一步缩小;信贷投放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主要源自信贷需求疲软以及风险补偿不足;社融增速则取决于财政政策。作为金融基础设施,银行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仅少数上市银行录得两位数增长,高股息投资成为主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