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詹钰叶
学大教育日前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双增。但单看第三季度,其净利同比锐减九成,毛利率同业排名倒数第三。公司解释称是因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公司专职教师人数从去年末的4000余人增长至超5200人,业内预计系业务扩张导致前置性投入增长。
财报显示,公司因业务扩张出现了前置性投入增长,营销成本也明显增长。根据三季报,前三季度,学大教育实现营业收入26.13亿元,同比增长1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1.52%。单看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11.1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143.2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9.9%;扣非净亏损230.01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扣非净利润为912.44万元,同比下降125%。
学大教育表示,第三季度业绩“变脸”是因为在此期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576.74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净利润的锐减——剔除该笔费用影响后,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0.02万元,同比降幅依然高达50%;扣非净利润为346.68万元,同比降幅高达62%。
公司正在积极扩张。具体来看,公司第三季度销售费用为6977万元,同比增长61.14%,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近四成,原因是市场投入增加,为提升市场占有率、开拓新市场及投流成本增加。公司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高达77.09%,远超同业近44%的均值。截至9月末,公司的合同负债达到12.04亿元,同比增长22.48%,较今年年中的合同负债增长101.68%。
公司毛利率方面,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7%,同比下滑超6%,在教育板块中排名倒数第三——业内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最高实现了80%,有两家公司同比增长超100%。
记者注意到,公司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拥有5200余名专职教师,而根据其2024年年报,去年末公司拥有的专职教师人数超过4000人。
国信证券分析师曾光认为,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下滑,预计系为保持产能扩张,前置储备教师;销售费用提升系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加密现有城市网点并拓展新城市进行市场投放。中国银河证券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顾熹闽也指出,第三季度或为业务淡季,公司固定成本因业务扩展显著增加对毛利率造成一定压力,同时还由于扩张造成了成本前置;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内为开拓新市场营销及投流成本增加。
公司在职业教育、医教融合和文化阅读等领域进行了多元布局。职业教育方面,学大教育收购了沈阳国际商务学校、珠海工贸技工学校等15所职业院校,还联合同济大学申报的 “个性化职业教育” 课题获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立项,并与紫光股份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千翼健康品牌,进入康复医院与儿童干预服务市场;旗下句象书店以“书店+”模式,在深圳、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布局超10家连锁门店,创始人称未来5年内要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超过100家书店。
曾光认为,公司第三季度前置性投入取得一定成效,考虑到其商业模式仍以预收款模式为主,伴随后续销课有望逐步确认收入和利润。同时他也提示注意政策变动、人才流失、课程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