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激光雷达的光束在空中划出几何般的扫描轨迹,地形、建筑、电线杆、架空线路等,都被一一“捕捉”。这是大疆11月4日发布的首款长测程、高精度航测激光雷达系统禅思L3所演示的画面。
禅思L3配备了1535纳米长测程激光雷达,在10%的反射率下,最高测程可达 950米,且兼具强穿透能力。在高精度位姿系统和三轴云台基础上,结合全球首创融合双一亿像素可见光相机,可带来更高的三维数据采集效率,单日作业面积可达100平方公里。
同时,随着禅思 L3的发布,标志着大疆全面切入高端航测雷达市场。
从“看得更远”到“看得更细”,禅思L3切入高端市场
10%反射率下,测程可达950米,80%反射率下,测程则达2000米,并同时具备强穿透力,叠加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位姿系统,航向精度达到0.02°,150米下重复测距精度小于5毫米……这一系列数据,让禅思L3跻身全球顶尖航测雷达阵列。
大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工程师崔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禅思L3采用更小的光斑设计,激光发散角仅为0.25毫弧度,比上一代L2减少五倍以上,能清晰分辨电线、树枝等细微结构,“在300米外,地面的架空线路也能清晰可见”。这意味着在电力巡检、林下地形测绘等复杂场景中,雷达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复现性都有质的提升。
此外,禅思L3的扫描模式新增“米字形重复扫描”,能从多个角度穿透障碍物,特别适合林业和城市密集建筑环境。“我们希望它不仅仅是‘测得远’,而是‘看得全’,让数据在任何复杂场景下都保持一致性。”崔宇补充道。
从电力巡检到文化遗产保护,航测不再遥远
如果说技术创新决定了“能飞多高”,那么应用场景的拓展则决定了“能走多远”。禅思L3不仅是一款航测设备,更是一整套高效的数字化生产工具。
根据大疆官方数据,其可在300至500米航高下作业,单架次可覆盖10平方公里,单日作业面积高达100平方公里。结合大疆 Matrice 400 飞行平台与大疆智图、大疆智模等软件,可一次性输出DEM(数字高程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等多类型成果,实现“一飞多得”。
崔宇解释道:“我们希望用户不必在多个平台间切换。禅思L3从采集到建模再到成果交付,用户在一个系统里就能完成。”他补充说,在最新的测试项目中,禅思L3已广泛用于电力巡检、矿区测绘、林业调查、工程建筑、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
崔宇举例道,比如在山体滑坡监测中,禅思L3可以快速扫描斜坡,生成高精度模型,帮助研判滑坡风险。再比如,禅思L3强大的穿透力可以穿透植被还原地形,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等。
他表示,未来,禅思 L3 将推动高端航测激光雷达从少数专业领域向更广泛的行业和应用场景下沉,全面惠及电力巡检、林业调查、工程建筑、应急救援、文化遗产保护等各行各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下全球高端航测雷达市场格局。
国产高端雷达的“平民化突围”
“让更多人用得起高精度航测设备”。此次新品定价为109,080元,相比海外同类百万级产品,价格仅十分之一,这不仅是价格策略,更是技术自立的成果。
“禅思L3实现了软硬件全栈自研,从激光模组、姿态系统到算法、云台全部国产化。这意味着我们能自主控制成本,也能快速响应行业需求。”崔宇表示:“禅思L3希望把航测从科研实验室带到施工现场,从少数专业机构带到更多普通企业。让‘高精度’不再是技术门槛,而成为行业常态。”
大疆2016年起公司就布局激光雷达核心技术,2019年起实现与无人机的整合。经历三代迭代后,禅思L3的发布被视为其“进入高端航测激光雷达正赛道”的标志性节点。
更重要的是,禅思L3并非孤立产品,而是大疆行业生态体系的关键一环。借助“大疆智图—智模—行业应用”完整链路,大疆正在打造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处理与应用的一站式航测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测绘行业的技术门槛。
业内人士指出,禅思L3所代表的不只是测绘设备的升级,更是大疆“航测平民化”理念的延伸。通过软硬件一体化、自研与国产替代并进,大疆正在以更高效的方式重塑测绘产业的供给逻辑。